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绍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且说,碍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冬日历来是农业生产的某种禁区,而农业社会一旦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乡野之间就不免显得凋零萧索。不过相对来说,城市与村社内,反而会因为农闲适合举办平日里无法举行的大规模集会,然后进行相应的政治、宗教活动。
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复又匆匆放晴,且不论就在黄河北岸的秦桧、洪涯等人决心要为自己与家人的前途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命运抗争,几乎是与此同时,黄河南岸的赵宋境内,城市与村社间反而渐渐热闹起来。
而这其中,射出冬日第一颗火药砲弹的不是别人,正是赵宋官家……十一月初,这位官家在宣布去年国债尽数偿还无误后,再度在京城兜售起了所谓‘冬日专项国债’。
对于这件事情,邸报上做了细致而详尽的说明……按照邸报上所言,这笔债依旧是官家亲笔画押的正经国债,且这一次需要将购买者户主、家庭构成等详细户籍信息录入户部,而且不得专卖,只能以家庭为单位与户部交割置换。
至于此次国债用途,说的也很清楚,乃是要用于冬日救济、驻军与城社年节活动、太学议政等冬日诸项日常事务。
甚至,邸报上干脆毫不遮掩的说出了此次‘专项国债’的缘由,一则是去年尧山大战的影响,耗费、赏赐颇多,为此巴蜀诸路提前预支了一年财赋,所以尧山战后,两年内巴蜀只能半赋;二则,却正是洞庭湖叛乱导致了荆襄地区出现财赋缺口;三则,乃是全面整编部队以后,对于安置裁员部队多了一笔额外花销。
故此,临至年末,出现了大约两百万缗左右的缺口。
而经诸宰执讨论,官家应许,再从宽以对,特此发行总计三百万缗,为期半年或一年,算成年利三分的国债。
其中,九十万缗为官家自取份额,以宗正赵士?、外眷潘氏、外眷吴氏,代为购销;剩余两百一十万缗,皆千缗、两千缗面额,依然是官家亲笔画押,然后直接由户部监督记录,由内侍省出面,在宣德楼最左门内进行公开销售,限三十日,每日七万贯份额。
回到跟下,坦诚来说,这次国债依然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因为确实又出现了财政缺口,而且这次缺口之大弄得赵官家和几位相公都有些疑虑和担忧。
而这也体现在了此次国债的某些细节问题上。
比如说,所谓冬日专项国债这个名字就有些混淆视听……毕竟,出现财政缺口背后的主要原因不提,的确是那些,但正在进行的洞庭湖平叛也肯定算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你说朝廷把冬天日常开支拿过去当军费,然后冬天日常开始就没了,也还算说得过去。
不过,接下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国债市场的火爆,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赵玖自己揽下的九十万缗,尚未发出,就被等候在三家权贵家中许久的诸多达官贵人用口头约定给一扫而空。
更直观的场面出现在宣德楼下,开售以后,第一日七万缗的份额便被三家从泉州来送海货的客商给瞬间包圆了。
为此,赵官家不得不加贴告示,每户每日限购伍仟缗。
于是,从第二日开始,便出现了代为排队的帮闲,只不过这一次立即被御前班直给阻止了而已。
而从第三日,就开始出现类似于当场加价转让的场景,很多人愿意直接付钱,求得前方人让出位置,以毫无收益可言,甚至有些亏本实际成本,换取与户部画押购买一定份额国债的机会。
对此,已经有一些心理准备的赵玖犹豫了一下,还是立即让御前班直制止了这种事情,用最稳妥、最基本的方式来维持金融秩序……换言之,依然是要排队购买,依然是要先到先得,为此御前班直不得不接管小半条御街,以作维持。
但很快,赵官家就亲手打了自己的脸,因为到了第五日的时候,忽然有一中年男子直接在御街上嚎啕大哭……亲自盯紧了此事的杨沂中上前询问才知道,此人并不是给自己一人购买,乃是被公推出来,以自家户口代城西岳台左近一个军屯改来的村庄数百村户来买的,只求一张一千贯的国债,结果入得城来,数日不能成功,又不好空手回去见岳台父老,这才当街痛哭起来。
军屯改来的村户基本上是河北流民与退役军士,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管的。
于是赵官家当即抽了自己的脸,再度改了规矩,乃是在左二门内专门设立了针对这种集体户的队列,每日限十次机会,每家最多允许购买两张千贯份额的国债。然后专门列档,法律上以范仲淹发明的族产、义庄来对待,也就是说国债持有期间,名义持有者的个人犯罪不影响这些钱财的实际归属和安全。
而此策一出,立即掀起了第二轮购买的高潮,因为很多官员、太学生在醒悟以后,毫不迟疑的以宗族名义进行了购买……毕竟,族产这种特殊的半集体制财产,早在范仲淹发明以后,便立即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与认可,是具有强烈儒家意识形态宣传效应与更进一步的保值效应。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话说,到此为止,赵玖也好,朝廷那些精明官员也好,基本上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这根本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对于少部分达官贵人来说,可能这件事情还意味着自家在赵官家心中的地位,意味着自家与官家的距离,但对于包括所有达官贵人在内的所有人而言,问题的根本其实在于,眼下没有任何一个比官家亲笔画押国债更稳妥的储蓄手段。
之前六年间,战争不断,不说河北、河南、关西、京东这些直接遭到兵祸的地区了,也不说那些几乎丧失了一切的底层老百姓,便是能一直躲开兵祸的达官贵人们,家庭财富也遭遇到了严重缩水。
现在赵玖以天子的名义进行信誉担保,户部以天下赋税作为实际财富担保,那也就难怪这些人争相追逐了。
当然了,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功劳要算在朝廷和赵官家头上的……仔细想想就知道了,真要是靖康中那两位搜刮全城财富给金人的太上皇在这个宣德楼后面坐着,谁又敢信呢?若依然还是靖康中那种摇摇欲坠的局面,谁又敢买呢?
战争的胜利,和朝廷从淮上流亡以来一直未曾动摇的坚决态度,包括政局长久以来的稳定,才是这种合理经济现象忽然出现的背后基础。
而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接下来,赵鼎提出扩大国债规模和期限,专门设立针对官员的国债份额;张浚提出放开一定地方限制,将发售范围拓展到地方;户部直接上奏,建议延长国债期限,降低国债利息等等等等看似合理的建议……全被赵官家给否了。
因为赵玖觉得眼下的政治军事基础还是很脆弱,并非是搞金融创新的时候,而且谁也不知道这种事情的底力在哪里,没必要强行试探,以至于弄巧成拙。
而且再说了,他太年轻了,有着足够的时间来将这个东西稳妥的制度化。
回到眼前,国债之后,朝廷有了钱,于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立即被提上了日程。
譬如赵官家亲自下旨,乃是要都省拨出钱粮,然后在河南地区举行大规模的、制度化的蹴鞠比赛与相扑比赛……其中,京西北路与京东西路以府、州、军这一层为基本单位;开封府与滑州、开德府河南部分则以县为单位;屯驻河南的御营军中则以统制官直领军为单位,先各自在内部举行淘汰赛,最后选出的四只队伍则于腊月下旬代表各自所属,聚集到东京城内,在御前以循环积分赛的方式进行最后的决赛。
赵官家很明显是要与民同乐了,当然也有对河南地这个遭遇兵祸最多地方的刻意安抚。
&... -->>
且说,碍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冬日历来是农业生产的某种禁区,而农业社会一旦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乡野之间就不免显得凋零萧索。不过相对来说,城市与村社内,反而会因为农闲适合举办平日里无法举行的大规模集会,然后进行相应的政治、宗教活动。
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复又匆匆放晴,且不论就在黄河北岸的秦桧、洪涯等人决心要为自己与家人的前途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命运抗争,几乎是与此同时,黄河南岸的赵宋境内,城市与村社间反而渐渐热闹起来。
而这其中,射出冬日第一颗火药砲弹的不是别人,正是赵宋官家……十一月初,这位官家在宣布去年国债尽数偿还无误后,再度在京城兜售起了所谓‘冬日专项国债’。
对于这件事情,邸报上做了细致而详尽的说明……按照邸报上所言,这笔债依旧是官家亲笔画押的正经国债,且这一次需要将购买者户主、家庭构成等详细户籍信息录入户部,而且不得专卖,只能以家庭为单位与户部交割置换。
至于此次国债用途,说的也很清楚,乃是要用于冬日救济、驻军与城社年节活动、太学议政等冬日诸项日常事务。
甚至,邸报上干脆毫不遮掩的说出了此次‘专项国债’的缘由,一则是去年尧山大战的影响,耗费、赏赐颇多,为此巴蜀诸路提前预支了一年财赋,所以尧山战后,两年内巴蜀只能半赋;二则,却正是洞庭湖叛乱导致了荆襄地区出现财赋缺口;三则,乃是全面整编部队以后,对于安置裁员部队多了一笔额外花销。
故此,临至年末,出现了大约两百万缗左右的缺口。
而经诸宰执讨论,官家应许,再从宽以对,特此发行总计三百万缗,为期半年或一年,算成年利三分的国债。
其中,九十万缗为官家自取份额,以宗正赵士?、外眷潘氏、外眷吴氏,代为购销;剩余两百一十万缗,皆千缗、两千缗面额,依然是官家亲笔画押,然后直接由户部监督记录,由内侍省出面,在宣德楼最左门内进行公开销售,限三十日,每日七万贯份额。
回到跟下,坦诚来说,这次国债依然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因为确实又出现了财政缺口,而且这次缺口之大弄得赵官家和几位相公都有些疑虑和担忧。
而这也体现在了此次国债的某些细节问题上。
比如说,所谓冬日专项国债这个名字就有些混淆视听……毕竟,出现财政缺口背后的主要原因不提,的确是那些,但正在进行的洞庭湖平叛也肯定算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你说朝廷把冬天日常开支拿过去当军费,然后冬天日常开始就没了,也还算说得过去。
不过,接下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国债市场的火爆,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赵玖自己揽下的九十万缗,尚未发出,就被等候在三家权贵家中许久的诸多达官贵人用口头约定给一扫而空。
更直观的场面出现在宣德楼下,开售以后,第一日七万缗的份额便被三家从泉州来送海货的客商给瞬间包圆了。
为此,赵官家不得不加贴告示,每户每日限购伍仟缗。
于是,从第二日开始,便出现了代为排队的帮闲,只不过这一次立即被御前班直给阻止了而已。
而从第三日,就开始出现类似于当场加价转让的场景,很多人愿意直接付钱,求得前方人让出位置,以毫无收益可言,甚至有些亏本实际成本,换取与户部画押购买一定份额国债的机会。
对此,已经有一些心理准备的赵玖犹豫了一下,还是立即让御前班直制止了这种事情,用最稳妥、最基本的方式来维持金融秩序……换言之,依然是要排队购买,依然是要先到先得,为此御前班直不得不接管小半条御街,以作维持。
但很快,赵官家就亲手打了自己的脸,因为到了第五日的时候,忽然有一中年男子直接在御街上嚎啕大哭……亲自盯紧了此事的杨沂中上前询问才知道,此人并不是给自己一人购买,乃是被公推出来,以自家户口代城西岳台左近一个军屯改来的村庄数百村户来买的,只求一张一千贯的国债,结果入得城来,数日不能成功,又不好空手回去见岳台父老,这才当街痛哭起来。
军屯改来的村户基本上是河北流民与退役军士,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管的。
于是赵官家当即抽了自己的脸,再度改了规矩,乃是在左二门内专门设立了针对这种集体户的队列,每日限十次机会,每家最多允许购买两张千贯份额的国债。然后专门列档,法律上以范仲淹发明的族产、义庄来对待,也就是说国债持有期间,名义持有者的个人犯罪不影响这些钱财的实际归属和安全。
而此策一出,立即掀起了第二轮购买的高潮,因为很多官员、太学生在醒悟以后,毫不迟疑的以宗族名义进行了购买……毕竟,族产这种特殊的半集体制财产,早在范仲淹发明以后,便立即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与认可,是具有强烈儒家意识形态宣传效应与更进一步的保值效应。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话说,到此为止,赵玖也好,朝廷那些精明官员也好,基本上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这根本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对于少部分达官贵人来说,可能这件事情还意味着自家在赵官家心中的地位,意味着自家与官家的距离,但对于包括所有达官贵人在内的所有人而言,问题的根本其实在于,眼下没有任何一个比官家亲笔画押国债更稳妥的储蓄手段。
之前六年间,战争不断,不说河北、河南、关西、京东这些直接遭到兵祸的地区了,也不说那些几乎丧失了一切的底层老百姓,便是能一直躲开兵祸的达官贵人们,家庭财富也遭遇到了严重缩水。
现在赵玖以天子的名义进行信誉担保,户部以天下赋税作为实际财富担保,那也就难怪这些人争相追逐了。
当然了,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功劳要算在朝廷和赵官家头上的……仔细想想就知道了,真要是靖康中那两位搜刮全城财富给金人的太上皇在这个宣德楼后面坐着,谁又敢信呢?若依然还是靖康中那种摇摇欲坠的局面,谁又敢买呢?
战争的胜利,和朝廷从淮上流亡以来一直未曾动摇的坚决态度,包括政局长久以来的稳定,才是这种合理经济现象忽然出现的背后基础。
而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接下来,赵鼎提出扩大国债规模和期限,专门设立针对官员的国债份额;张浚提出放开一定地方限制,将发售范围拓展到地方;户部直接上奏,建议延长国债期限,降低国债利息等等等等看似合理的建议……全被赵官家给否了。
因为赵玖觉得眼下的政治军事基础还是很脆弱,并非是搞金融创新的时候,而且谁也不知道这种事情的底力在哪里,没必要强行试探,以至于弄巧成拙。
而且再说了,他太年轻了,有着足够的时间来将这个东西稳妥的制度化。
回到眼前,国债之后,朝廷有了钱,于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立即被提上了日程。
譬如赵官家亲自下旨,乃是要都省拨出钱粮,然后在河南地区举行大规模的、制度化的蹴鞠比赛与相扑比赛……其中,京西北路与京东西路以府、州、军这一层为基本单位;开封府与滑州、开德府河南部分则以县为单位;屯驻河南的御营军中则以统制官直领军为单位,先各自在内部举行淘汰赛,最后选出的四只队伍则于腊月下旬代表各自所属,聚集到东京城内,在御前以循环积分赛的方式进行最后的决赛。
赵官家很明显是要与民同乐了,当然也有对河南地这个遭遇兵祸最多地方的刻意安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