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我靠编剧发家致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该找个经纪人了。
一开始他没什么工作量,自己一个人倒也忙得过来,但现在,每天收到的邮件和电话已经干涉到他的日常生活了,需要一个人辅助他解决问题。
林济对开工作室或者签约经纪公司兴趣不大,虽然这是业内不少编剧的选择,但林济更喜欢不受打扰地创作,最好是能让他安安静静地写东西,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不过在当下的娱乐圈,编剧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经纪公司也想从这些利润中分一杯羹。
……
在楼下,林济见到了几张他完全不熟悉的面孔。
他以为对方是某家卫视的高层,或者属于某家经纪公司,但等对方道明来意,林济才知道,对方属于宣传条口,这次上门是想请林济改编一部剧。
只看对方的阵势,林济默默猜测,这部剧恐怕不太好写。
果然,等对方介绍完要改的原作名,林济立刻明白了。
在林济上辈子,如果问一位编剧什么类型的剧最难改,编剧们的答案大多很一致——名著。
就以四大名著为例,经典版、平庸版、魔改版都有,可就算是被后世认为是经典的版本,刚播出时依然会遭受许多质疑,甚至可以说,即便是大众认知中的经典版本,书迷们也未必会满意。
眼下找上林济的就是这么一部剧。
原著《百归记》的影响力或许没有四大名著那么大,却也是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上过教科书的一本著作。
早年间,这本书拍过剧,可拍出来的那一版却招致了不少骂声——剧集对《百归记》中所描写的景、物、人还原都不够,剧情节奏也乱,这虽然和原著场景宏大有很大的关联,可看过剧就知道,剧组所下的功夫也不太够。
书迷们为此自发写信到电视台,表达对这部剧的强烈抵制。
宣传部门倒是一直想重启这本书的拍摄,可编剧们都不肯接,就在这时候,《代号11》进入了宣传部门的视线。
《代号11》剧本虽然由林济一个人完成,但它的素材却来自于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换句话说,林济是在有镣铐的情况下进行创作的,然而,《代号11》的完成度却出乎寻常地高,不仅剧情充实,对友情、信仰、家国的描绘也令人动容。
改编剧同样是让编剧在一定框架下进行创作,改编不能脱离原著的范畴,这和《代号11》的创作有些相似。
林济:“……”
他发现了,他好像有点救火队长的意思。
“只要你愿意接这部剧,我们不会干涉你的创作,你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对剧组的筹备你也可以提意见。”
对方坦白道:“我们改编这部剧的想法是——同等地位的名著里,只有《百归记》没有像样的影视作品。”
到现在,只要一提起原来那版改编,书迷们都要骂骂咧咧,虽说经典作品并非一定要改编成剧,可让书中描绘的场面变成实景,本身也是延续作品生命力的一种方式。
林济道:“我先考虑考虑。”
他是个乐于接受挑战的人,但究竟要不要参与这个项目,林济得先把原著细读一遍再说。
……
《百归记》林济早就读过了,不过作为读者和作为编剧的角度不同,读者会被宏大的场景描写所吸引,而编剧则需要考虑场景如何在屏幕上呈现。
林济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确实难改。
首先成书的年代并非现代,书中描绘的场景几乎已经无迹可寻,但书本身是有创作背景的,这也就意味着,要还原书中的场景,必须有充足的历史资料辅助。
其次,这本《百归记》篇幅很长,涉及人物众多,大多不是一笔带过,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要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找演员就是一件令人犯难的事。
客观来说,之前那一版虽然有各种毛病,演员们的演技还是能够支撑起人物的。
而现在——整个电视剧圈都面临着演技下滑的问题。
就以叔圈为例,这个概念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一部分小生的演技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而放在二十年前,年轻演员的演技是合格的,电视剧往往会启用年轻演员作为主演,观众们自然不必移情到中年演员身上。
在二十年前,这群叔圈的“叔”未必能出头,因为他们在同龄演员中并不突出。
而找演员,找的并不是某一位演员,而是一群演员——难度比找娄知的演员高了数十倍。
林济幽幽叹了口气。
接还是不接,这是一个问题。
林济捶着脑袋,把前一版改编剧看了一遍。
——挨骂是正常的。
作为编剧,林济可以挑出这版改编的至少20个毛病,只要对照原文去看改编的版本,值得吐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让林济去改的话,他有信心比这一版改得好。
然而,能否最大程度地还原原作,以及能否达到书迷的要求,林济心里并没有太大把握。
理智一点的话,他应该和其他编剧一样把这份邀请推掉。
但……林济忍不住把原作重读了一遍。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们的主题和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是经久不衰的,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无论人们以怎样崭新的角度去看待它们,都无法抹除作品本身的光辉。
如果改编成功,编剧的名字将会和经典一样被记住。
当然,改编失败的话,一样会被记住。
他该找个经纪人了。
一开始他没什么工作量,自己一个人倒也忙得过来,但现在,每天收到的邮件和电话已经干涉到他的日常生活了,需要一个人辅助他解决问题。
林济对开工作室或者签约经纪公司兴趣不大,虽然这是业内不少编剧的选择,但林济更喜欢不受打扰地创作,最好是能让他安安静静地写东西,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不过在当下的娱乐圈,编剧同样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经纪公司也想从这些利润中分一杯羹。
……
在楼下,林济见到了几张他完全不熟悉的面孔。
他以为对方是某家卫视的高层,或者属于某家经纪公司,但等对方道明来意,林济才知道,对方属于宣传条口,这次上门是想请林济改编一部剧。
只看对方的阵势,林济默默猜测,这部剧恐怕不太好写。
果然,等对方介绍完要改的原作名,林济立刻明白了。
在林济上辈子,如果问一位编剧什么类型的剧最难改,编剧们的答案大多很一致——名著。
就以四大名著为例,经典版、平庸版、魔改版都有,可就算是被后世认为是经典的版本,刚播出时依然会遭受许多质疑,甚至可以说,即便是大众认知中的经典版本,书迷们也未必会满意。
眼下找上林济的就是这么一部剧。
原著《百归记》的影响力或许没有四大名著那么大,却也是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上过教科书的一本著作。
早年间,这本书拍过剧,可拍出来的那一版却招致了不少骂声——剧集对《百归记》中所描写的景、物、人还原都不够,剧情节奏也乱,这虽然和原著场景宏大有很大的关联,可看过剧就知道,剧组所下的功夫也不太够。
书迷们为此自发写信到电视台,表达对这部剧的强烈抵制。
宣传部门倒是一直想重启这本书的拍摄,可编剧们都不肯接,就在这时候,《代号11》进入了宣传部门的视线。
《代号11》剧本虽然由林济一个人完成,但它的素材却来自于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换句话说,林济是在有镣铐的情况下进行创作的,然而,《代号11》的完成度却出乎寻常地高,不仅剧情充实,对友情、信仰、家国的描绘也令人动容。
改编剧同样是让编剧在一定框架下进行创作,改编不能脱离原著的范畴,这和《代号11》的创作有些相似。
林济:“……”
他发现了,他好像有点救火队长的意思。
“只要你愿意接这部剧,我们不会干涉你的创作,你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对剧组的筹备你也可以提意见。”
对方坦白道:“我们改编这部剧的想法是——同等地位的名著里,只有《百归记》没有像样的影视作品。”
到现在,只要一提起原来那版改编,书迷们都要骂骂咧咧,虽说经典作品并非一定要改编成剧,可让书中描绘的场面变成实景,本身也是延续作品生命力的一种方式。
林济道:“我先考虑考虑。”
他是个乐于接受挑战的人,但究竟要不要参与这个项目,林济得先把原著细读一遍再说。
……
《百归记》林济早就读过了,不过作为读者和作为编剧的角度不同,读者会被宏大的场景描写所吸引,而编剧则需要考虑场景如何在屏幕上呈现。
林济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确实难改。
首先成书的年代并非现代,书中描绘的场景几乎已经无迹可寻,但书本身是有创作背景的,这也就意味着,要还原书中的场景,必须有充足的历史资料辅助。
其次,这本《百归记》篇幅很长,涉及人物众多,大多不是一笔带过,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要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找演员就是一件令人犯难的事。
客观来说,之前那一版虽然有各种毛病,演员们的演技还是能够支撑起人物的。
而现在——整个电视剧圈都面临着演技下滑的问题。
就以叔圈为例,这个概念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一部分小生的演技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而放在二十年前,年轻演员的演技是合格的,电视剧往往会启用年轻演员作为主演,观众们自然不必移情到中年演员身上。
在二十年前,这群叔圈的“叔”未必能出头,因为他们在同龄演员中并不突出。
而找演员,找的并不是某一位演员,而是一群演员——难度比找娄知的演员高了数十倍。
林济幽幽叹了口气。
接还是不接,这是一个问题。
林济捶着脑袋,把前一版改编剧看了一遍。
——挨骂是正常的。
作为编剧,林济可以挑出这版改编的至少20个毛病,只要对照原文去看改编的版本,值得吐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让林济去改的话,他有信心比这一版改得好。
然而,能否最大程度地还原原作,以及能否达到书迷的要求,林济心里并没有太大把握。
理智一点的话,他应该和其他编剧一样把这份邀请推掉。
但……林济忍不住把原作重读了一遍。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们的主题和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是经久不衰的,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无论人们以怎样崭新的角度去看待它们,都无法抹除作品本身的光辉。
如果改编成功,编剧的名字将会和经典一样被记住。
当然,改编失败的话,一样会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