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可得罪的慕容公子(上) (1/2)
800小说网 quanben5.net,[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种谔退兵后不久,伐夏之战情势急转直下。因夏人收缩防御的策略布置得当,深入敌军腹地的宋军后勤辎重屡遭袭击,各路宋军因后勤不继而败退,损失十分惨重。十一月末,高遵裕所率环庆、泾远在灵州遭遇大败。宋军五路合围之势被破,几路大军只得一退再退。伐夏之初,宋军原定计划乃是五路大军合于横山消灭西夏,可最终在军事上取得的成果却仅仅只是占领了银、石、夏、宥诸州和横山北侧一些军事要点。
然而,军事上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外交上的弱势。元丰五年正旦,大辽皇帝耶律洪基遣萧福全等来汴京名为朝贺,实际却是谴责大宋违背庆历和议无端挑起战争,并暗示倘若宋军不退兵,辽国亦不惮起兵为西夏张目。大宋迫于辽国压力,又无奈归还了占领西夏的部分土地。自此,宋军的伐夏之战实际已以失败而告终。
战役结束之后,自然是论功行赏。种谔右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种师道官授左班殿直,乔峰晋仁勇副尉,慕容复也因照顾伤员得力增补凤州助教。值得一提的是,乔峰的仁勇副尉乃是正九品的武散官,慕容复的凤州助教却是从九品的职官。慕容复虽说比乔峰低了半品,可根据宋朝官制,文官天然比武官高半级,职官比散官高半级,因此这两人的地位应是不相上下。可如今两人俱身在军中,却是乔峰比慕容复更得重用。然而说到底,无论文官武官、职官散官,终究也不过是九品芝麻官。
元丰五年的正旦,慕容复是在米脂度过的。正旦之后,延州知州沈括到访。沈括是宋时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由他所著的科学经典《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学术上,沈括的确无愧于他的科学家之名,他为人好学善于动手动脑,并且没有任何知识视野上的偏狭,正是由于他的记录,中国古代的不少技术发明得以传承。然而,沈括在学术上的成就却并不能掩盖其在道德操守方面的缺陷。可以说,在政治上沈括非但不伟大,反而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捕风捉影的高手。沈括与王安石本是世交,王安石主张变法图强,他曾极力为王安石鼓吹。然而,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下野,他又翻脸无情对王安石落井下石。为此,王安石曾评价沈括道:“沈括小人,不可亲近。”而比王安石更倒霉的,是苏轼。沈括与苏轼本是好友,可沈括却以“与轼论旧”为名将苏轼的新作抄录到手,将其中可以曲解为诽谤君父讽刺变法的诗句呈报给了宋神宗,一手掀起了差点让苏轼丢了性命的乌台诗案。沈括这样的为人自然为时人所不齿,以至于在他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史书上也没有单独的列传,无论生前死后都痛遭非议无人敢与其为伍。
这一回,沈括造访鄜延军乃因慕容复救治伤员的方法引起了他的关注,希望能够详加了解并且做一记录。然而,慕容复却是苏轼的脑残粉。对于这样一个曾经丧心病狂陷害过自己偶像的小人,慕容复自认没有出手取他性命已是对其最大的宽仁。至于传道授业解惑,沈括未免也想得太美了。基于这样的心态,慕容复在沈括表明来意之后便将其送去了伤兵营,美名其曰实践出真知,而他本人则跑去审讯那西夏密探。
沈括的为人,在官场上也算是人尽皆知。种谔不愿与沈括牵连太深,以免遭他反咬,是以这几日看他在伤兵营里乱撞也只装作不知。有种谔这个鄜延道总管范例在前,整个鄜延军上下皆十分默契地将沈括视作隐形。唯有乔峰这个官场新手不知深浅,去寻慕容复为沈括说情。
慕容复听乔峰絮絮叨叨地夸赞沈括平易近人勤学好问,要求慕容复为了宋军们日后能得到更好的照料降低将士们的死亡率将他照料伤员的经验说与沈括,不由一阵默然。此时此刻,慕容复感叹的不是乔峰的热情单纯,却是他的眼力见识,即便也许他本人也未必有所觉。《左传》中曾提及“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致力于著书立传,目的便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成就“立言”。乔峰重视沈括前来记载护理工作,于他,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沈括将这护理方法传播给各路宋军。可在慕容复看来,这无疑也是“立言”,通过沈括的记载,这超越时代的护理方法不但能在现时传播,更重要是能够造福后代,甚而改变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进程。
只是出于对沈括的芥蒂,慕容复并不认为非得由他沈括来担此重任。苏轼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嘴巴,他的文章也同样比沈括的文章有更大影响。想到这,慕容复不由轻轻一笑,低声道:“乔兄难道不知,我恩师与沈括早已交恶?”扭头见到乔峰一脸愕然地望着自己,他又幽幽补上一句。“沈括其人惯会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我恩师方才摆脱牢狱之灾,我可不想因为我的一句无心之言又连累了他。”
官场上的事,乔峰果然一无所知;“文字狱”的可怕,他更是懵懂不明。然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乔峰还是懂的,苏轼既已与沈括翻脸成仇,再勉强慕容复与沈括结交却是陷他于不义了。“话虽如此……实在可惜了慕容贤弟这一身好本领……”
眼见乔峰长吁短叹闷闷不乐,慕容复不知何故竟似鬼摸头了一般温声言道:“改日,我抽空将这护理之法整理具本交给种经略,剩下的就看经略的能耐了。”
“当真?”乔峰两眼发亮,恨不得现在就催着慕容复去具本。
假的!慕容复却是懊悔不迭,他身世尴尬原本求的便是一个默默无闻,具本写护理之法显然是平白招惹麻烦。只是这世上偏有那么些人,人品过硬十足真金,见他忧国忧民,旁观者也免不得被感召着劳心劳力。前有苏轼后有乔峰,慕容复实无法拒绝他们,只得强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到苏轼,便又想起能把这“发明”护理之法的功劳推到偶像的头上去,这才放松了下来... -->>
种谔退兵后不久,伐夏之战情势急转直下。因夏人收缩防御的策略布置得当,深入敌军腹地的宋军后勤辎重屡遭袭击,各路宋军因后勤不继而败退,损失十分惨重。十一月末,高遵裕所率环庆、泾远在灵州遭遇大败。宋军五路合围之势被破,几路大军只得一退再退。伐夏之初,宋军原定计划乃是五路大军合于横山消灭西夏,可最终在军事上取得的成果却仅仅只是占领了银、石、夏、宥诸州和横山北侧一些军事要点。
然而,军事上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外交上的弱势。元丰五年正旦,大辽皇帝耶律洪基遣萧福全等来汴京名为朝贺,实际却是谴责大宋违背庆历和议无端挑起战争,并暗示倘若宋军不退兵,辽国亦不惮起兵为西夏张目。大宋迫于辽国压力,又无奈归还了占领西夏的部分土地。自此,宋军的伐夏之战实际已以失败而告终。
战役结束之后,自然是论功行赏。种谔右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种师道官授左班殿直,乔峰晋仁勇副尉,慕容复也因照顾伤员得力增补凤州助教。值得一提的是,乔峰的仁勇副尉乃是正九品的武散官,慕容复的凤州助教却是从九品的职官。慕容复虽说比乔峰低了半品,可根据宋朝官制,文官天然比武官高半级,职官比散官高半级,因此这两人的地位应是不相上下。可如今两人俱身在军中,却是乔峰比慕容复更得重用。然而说到底,无论文官武官、职官散官,终究也不过是九品芝麻官。
元丰五年的正旦,慕容复是在米脂度过的。正旦之后,延州知州沈括到访。沈括是宋时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由他所著的科学经典《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学术上,沈括的确无愧于他的科学家之名,他为人好学善于动手动脑,并且没有任何知识视野上的偏狭,正是由于他的记录,中国古代的不少技术发明得以传承。然而,沈括在学术上的成就却并不能掩盖其在道德操守方面的缺陷。可以说,在政治上沈括非但不伟大,反而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捕风捉影的高手。沈括与王安石本是世交,王安石主张变法图强,他曾极力为王安石鼓吹。然而,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下野,他又翻脸无情对王安石落井下石。为此,王安石曾评价沈括道:“沈括小人,不可亲近。”而比王安石更倒霉的,是苏轼。沈括与苏轼本是好友,可沈括却以“与轼论旧”为名将苏轼的新作抄录到手,将其中可以曲解为诽谤君父讽刺变法的诗句呈报给了宋神宗,一手掀起了差点让苏轼丢了性命的乌台诗案。沈括这样的为人自然为时人所不齿,以至于在他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史书上也没有单独的列传,无论生前死后都痛遭非议无人敢与其为伍。
这一回,沈括造访鄜延军乃因慕容复救治伤员的方法引起了他的关注,希望能够详加了解并且做一记录。然而,慕容复却是苏轼的脑残粉。对于这样一个曾经丧心病狂陷害过自己偶像的小人,慕容复自认没有出手取他性命已是对其最大的宽仁。至于传道授业解惑,沈括未免也想得太美了。基于这样的心态,慕容复在沈括表明来意之后便将其送去了伤兵营,美名其曰实践出真知,而他本人则跑去审讯那西夏密探。
沈括的为人,在官场上也算是人尽皆知。种谔不愿与沈括牵连太深,以免遭他反咬,是以这几日看他在伤兵营里乱撞也只装作不知。有种谔这个鄜延道总管范例在前,整个鄜延军上下皆十分默契地将沈括视作隐形。唯有乔峰这个官场新手不知深浅,去寻慕容复为沈括说情。
慕容复听乔峰絮絮叨叨地夸赞沈括平易近人勤学好问,要求慕容复为了宋军们日后能得到更好的照料降低将士们的死亡率将他照料伤员的经验说与沈括,不由一阵默然。此时此刻,慕容复感叹的不是乔峰的热情单纯,却是他的眼力见识,即便也许他本人也未必有所觉。《左传》中曾提及“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致力于著书立传,目的便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成就“立言”。乔峰重视沈括前来记载护理工作,于他,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沈括将这护理方法传播给各路宋军。可在慕容复看来,这无疑也是“立言”,通过沈括的记载,这超越时代的护理方法不但能在现时传播,更重要是能够造福后代,甚而改变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进程。
只是出于对沈括的芥蒂,慕容复并不认为非得由他沈括来担此重任。苏轼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嘴巴,他的文章也同样比沈括的文章有更大影响。想到这,慕容复不由轻轻一笑,低声道:“乔兄难道不知,我恩师与沈括早已交恶?”扭头见到乔峰一脸愕然地望着自己,他又幽幽补上一句。“沈括其人惯会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我恩师方才摆脱牢狱之灾,我可不想因为我的一句无心之言又连累了他。”
官场上的事,乔峰果然一无所知;“文字狱”的可怕,他更是懵懂不明。然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乔峰还是懂的,苏轼既已与沈括翻脸成仇,再勉强慕容复与沈括结交却是陷他于不义了。“话虽如此……实在可惜了慕容贤弟这一身好本领……”
眼见乔峰长吁短叹闷闷不乐,慕容复不知何故竟似鬼摸头了一般温声言道:“改日,我抽空将这护理之法整理具本交给种经略,剩下的就看经略的能耐了。”
“当真?”乔峰两眼发亮,恨不得现在就催着慕容复去具本。
假的!慕容复却是懊悔不迭,他身世尴尬原本求的便是一个默默无闻,具本写护理之法显然是平白招惹麻烦。只是这世上偏有那么些人,人品过硬十足真金,见他忧国忧民,旁观者也免不得被感召着劳心劳力。前有苏轼后有乔峰,慕容复实无法拒绝他们,只得强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到苏轼,便又想起能把这“发明”护理之法的功劳推到偶像的头上去,这才放松了下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