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冰雪莲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开始工作就踏上这片土地已经许多年了,而我却始终觉得自己只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异乡人,一个找不到家的游子,因为这里始终不是我的故乡。而这片土地却是除老家外我呆得最久的地方,她其实也应该算是我的家乡,至少是我的第二家乡,也许某一天我离开这里后,会说这里曾经是我的第二故乡的,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可事实就是事实。
这是一个以彝、汉、苗等多个民族杂居却以汉族为多彝族为主的彝族自治县,她位于川西南边缍,而当地人荣称之为小凉山。这里应该算得上一个比较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地方,甚至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就是野蛮荒芜的感觉。虽然这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宁静的世界,但贫穷与落后、甚至愚昧却不可能因此而止步,它们依然在大山深处、在这块宁静的地方游荡。但她的发展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飞速的发展
记得许多年前因为负气而踏上了这片土地,虽然我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车到站的时候我还是感觉非常地失望,还是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相信这个街道狭窄肮脏、房屋陈旧(而且许多是木板房)很少有高楼的地方会是一个县城,我不相信那狭小的坝子、破旧的房屋会是一个县城的车站。然而现实总归是现实,在最后确定已经到达终点站后,我就开始了自己异乡的生活,也开始慢慢目睹着这个偏远小城的变化,甚至还常常与朋友开玩笑说我是看着这个小城长大的,虽然有些过,但我却真的目睹了她的变化。
那时候白天上完班,常常跑到县城的小山上坐着,看着那条静静有着一座陈旧的铁链桥的穿过小城中心的河,河水应该是清凉,但却让人总想到寂寞这个词,河水本来也应该是清澈的,却漂浮着垃圾;或者看着在风中飞舞的纸屑、白色的塑料袋(那时候用彩色的还比较少)——升起、落下,落下、升起,心竟然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悲凉,大概落后与贫困就是这样的。而晚上街上行人比较少,昏暗的路灯照出的只是寂寞与贫困的影子。
随着时光的流逝,政府在县城几个地方安装了三个高高的塔灯,小城的晚上亮堂起来,也热闹起来了,没有出过大山的许多人也知道了什么叫城市,晚上许多人聚在灯下闲聊着,也许没有人想到会有今天的变化,但发展是挡不住的,变化是必然的。几年后的现在,旧城改造,大量的旧房、木板房被整齐暂新的楼房代替,人们终于住上了自己的楼房。街道也变得宽敞干净了,风中不会再有精灵的舞姿,河中不会再有垃圾的影子,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青山绿水。而亮化工程使几个高大的塔灯只成为历史,成为一份似乎很遥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可样的路灯彩灯在小城的夜里争相辉映,小城的夜晚终于能象白天一样明亮,小城的夜晚终于有的城市应有的热闹。而绿化工程使小城里饭后只能坐在家看电视的人们饭后有了休息的好场所。几个美丽精巧的公园在小城的各个点建起,绿树、草坪、彩灯、喷泉没有出过大山的人们也知道了精神享受的乐趣。饭后,在公园里坐坐,散散步,与朋友们闲聊,所有的疲倦也就慢慢去了。
随着发展,小城人的素质也慢慢提高,很少有人再乱扔垃圾,很少有人再破坏公物。对文化的重视也慢慢提高了,小城人不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初中就完了,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上大学,他们也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落后的教育或者不受人尊重的教育也慢慢在改变着地位。大山上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小城里接受好的教育,而城里有钱的父母则把孩子送出小城到外面的城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体味竞争的感觉与压力。相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小城的发展会继续,小城的明天会更美丽。
独具特色的彝族
这既然是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自然是不能忽视的主角。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能说自己的话,但真正能写彝文读彝文的却极少。他们的服装多以黑色为基调,然后在上面绣着各色各式的图案,也算得上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他们有自己的节日——火把节与彝族年。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了晚上,人们点上火把,火把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能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地唱歌跳舞,庆祝着光明,庆祝着美好的生活,火堆映着全是一张张生动的幸福的笑脸。而他们的彝族年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大约在每年农历十几号,一般要过半个月。每到彝族年,他们便会杀猪宰羊以示生活的喜悦,而对于到他们家的远方的客人他们总要热情要献上他们的泡水酒,此时只有酒能表达他们那种热情好客的心情。
彝族孩子出生后剪发的时候,头上总要留一小缀头发,而他们的那发是不能随便让人摸的,因为那就是他们的祖宗,也许是他们的信仰吧。彝族人不管男女特能喝酒,而许多彝族女子还要抽烟,彝族男子要穿裙子,戴耳环,那是他们的习惯与文化,因此在这里到处可以见到戴着耳环的男子。而以前他们是以孩子越多越好为主,虽然现在已经有所控制,但在街上你仍然时常可以见到年轻的母亲背着三、四... -->>
从开始工作就踏上这片土地已经许多年了,而我却始终觉得自己只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异乡人,一个找不到家的游子,因为这里始终不是我的故乡。而这片土地却是除老家外我呆得最久的地方,她其实也应该算是我的家乡,至少是我的第二家乡,也许某一天我离开这里后,会说这里曾经是我的第二故乡的,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可事实就是事实。
这是一个以彝、汉、苗等多个民族杂居却以汉族为多彝族为主的彝族自治县,她位于川西南边缍,而当地人荣称之为小凉山。这里应该算得上一个比较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地方,甚至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就是野蛮荒芜的感觉。虽然这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宁静的世界,但贫穷与落后、甚至愚昧却不可能因此而止步,它们依然在大山深处、在这块宁静的地方游荡。但她的发展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飞速的发展
记得许多年前因为负气而踏上了这片土地,虽然我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车到站的时候我还是感觉非常地失望,还是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相信这个街道狭窄肮脏、房屋陈旧(而且许多是木板房)很少有高楼的地方会是一个县城,我不相信那狭小的坝子、破旧的房屋会是一个县城的车站。然而现实总归是现实,在最后确定已经到达终点站后,我就开始了自己异乡的生活,也开始慢慢目睹着这个偏远小城的变化,甚至还常常与朋友开玩笑说我是看着这个小城长大的,虽然有些过,但我却真的目睹了她的变化。
那时候白天上完班,常常跑到县城的小山上坐着,看着那条静静有着一座陈旧的铁链桥的穿过小城中心的河,河水应该是清凉,但却让人总想到寂寞这个词,河水本来也应该是清澈的,却漂浮着垃圾;或者看着在风中飞舞的纸屑、白色的塑料袋(那时候用彩色的还比较少)——升起、落下,落下、升起,心竟然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悲凉,大概落后与贫困就是这样的。而晚上街上行人比较少,昏暗的路灯照出的只是寂寞与贫困的影子。
随着时光的流逝,政府在县城几个地方安装了三个高高的塔灯,小城的晚上亮堂起来,也热闹起来了,没有出过大山的许多人也知道了什么叫城市,晚上许多人聚在灯下闲聊着,也许没有人想到会有今天的变化,但发展是挡不住的,变化是必然的。几年后的现在,旧城改造,大量的旧房、木板房被整齐暂新的楼房代替,人们终于住上了自己的楼房。街道也变得宽敞干净了,风中不会再有精灵的舞姿,河中不会再有垃圾的影子,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青山绿水。而亮化工程使几个高大的塔灯只成为历史,成为一份似乎很遥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可样的路灯彩灯在小城的夜里争相辉映,小城的夜晚终于能象白天一样明亮,小城的夜晚终于有的城市应有的热闹。而绿化工程使小城里饭后只能坐在家看电视的人们饭后有了休息的好场所。几个美丽精巧的公园在小城的各个点建起,绿树、草坪、彩灯、喷泉没有出过大山的人们也知道了精神享受的乐趣。饭后,在公园里坐坐,散散步,与朋友们闲聊,所有的疲倦也就慢慢去了。
随着发展,小城人的素质也慢慢提高,很少有人再乱扔垃圾,很少有人再破坏公物。对文化的重视也慢慢提高了,小城人不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初中就完了,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高中,上大学,他们也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落后的教育或者不受人尊重的教育也慢慢在改变着地位。大山上的孩子被父母送到小城里接受好的教育,而城里有钱的父母则把孩子送出小城到外面的城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体味竞争的感觉与压力。相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小城的发展会继续,小城的明天会更美丽。
独具特色的彝族
这既然是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自然是不能忽视的主角。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能说自己的话,但真正能写彝文读彝文的却极少。他们的服装多以黑色为基调,然后在上面绣着各色各式的图案,也算得上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他们有自己的节日——火把节与彝族年。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了晚上,人们点上火把,火把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能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地唱歌跳舞,庆祝着光明,庆祝着美好的生活,火堆映着全是一张张生动的幸福的笑脸。而他们的彝族年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大约在每年农历十几号,一般要过半个月。每到彝族年,他们便会杀猪宰羊以示生活的喜悦,而对于到他们家的远方的客人他们总要热情要献上他们的泡水酒,此时只有酒能表达他们那种热情好客的心情。
彝族孩子出生后剪发的时候,头上总要留一小缀头发,而他们的那发是不能随便让人摸的,因为那就是他们的祖宗,也许是他们的信仰吧。彝族人不管男女特能喝酒,而许多彝族女子还要抽烟,彝族男子要穿裙子,戴耳环,那是他们的习惯与文化,因此在这里到处可以见到戴着耳环的男子。而以前他们是以孩子越多越好为主,虽然现在已经有所控制,但在街上你仍然时常可以见到年轻的母亲背着三、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