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半亩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时很少看电视,除非有球赛直播。这一习惯也使得我对当下较流行的一些元素,知之甚少。以至于每每跟人谈话,议论起时事时,就很有点老土的感觉。譬如:至今我仍然不知道超女第二、三名姓甚名谁;仍然没看过去年热播的贺岁片天下无贼,就连去年最最流行的大片功夫也是在偶然间,发现六岁的儿子不久的一日晚上大人般端座在电脑前专注看一武打片时,捎带着看了点的。不过,我认为这并不防碍我的工作和生活。且少了些看后的感慨及愤谩,让脑细胞少些活动,些许对健康有利。
2006年1月12日,出差在外地,晚饭后回宾馆休息。与一同事共看电视打发时间,看央视六套正在播出的一集电视连续剧,片名叫老费。看后我就来气,甚至深更半夜想打电话找人评理!本集内容大致如此:好人老费带一手上乘的橱艺,到一饭店应聘,被老板相中,为此老板欲解雇先前的大橱老胡。老费感觉不美,极力说服老板让老胡留下,两人共存,自己为老胡打下手,共拿一份工资,自己要小头。老板默许,老胡感激不尽。一日,前台收银的老胡的女儿,不小心打破一箱高档酒水。为保全自己和女儿的饭碗,老胡竞栽赃酒为老费所偷。并告诉老板老费有过进局子的前科。于是老费被老板开除。这一情节不怎么曲折,我也不感叹老费的高大与老胡的藐小。我的气愤在他们说话的口音上!老费什么口音我吃不准,也听不出来,因为他伟大。而老胡与他女儿满口的河南音我听的最为真切、也最为揪心。我在想,作为剧中反面教材忘恩负义典型的老胡,导演为什么非要安排、设计为河南腔呢!就不能设计为说普通话的老胡么?是偶然么,电视剧不同于突法事件,它是要经过反复排练了的;是事件原型么,就算是个别原型,有普遍性么,9千多万操河南口音的河南人都如此么!15亿国人看后,对河南人的感觉又如何呢!这河南腔肯定是事前刻意安排了的。于是我就想这是不是很符合当今连老土的我都能够听得到,感受得到的丑化河南人的潮流呢?!也许导演认为不如此赶时髦,合潮流,该片的收视率就会不高,甚至不如此这般,央视就会拒播一样。
媒体故事不同于生活,生活很现实也很狭小;媒体故事可是要时时面对上亿观众的吆。故事在倡导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它潜在的、暗示着的弦外音同样有着左右舆论导向的作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个人的过于敏感,还是小题大做。我的信息摄取量很少也很小。我只听到过媒体宣扬地方人伟大的一面,如:东北人的仗仪豪爽、山东人的憨厚能干、湖北人的精明算计。还没有发现非河南人被个别媒体反复丑化的现象。是谁在丑化河南人,它又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手段在做着丑化的勾当呢。丑化别人的背后无非就是要美化自己!
我确是一个河南人,在家乡河南生活工作了近30个年头。我很喜欢那里的生活。偶尔的外出我还真的时有不习惯。03年以来,由于工作的需要生活的所迫,我一直在外省工作。三年来,一直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最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妖化河南人的案例不断发生,丑化河南人的笑话越开越大。一时间河南人成为了中国的“洪水猛兽”河南人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场所都成为了别人另眼“高”看的对象。我虽拙学、短识。但我还知,任何地方都会有上、中、下及好与坏。我找不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曾想极力地去寻找答案,只为摆脱那乡音下带来的额外压力。
去年早些时候,我在西部某省份的当地报纸上看到一则案例报道。字数了了,但字字刺眼:经查,参与盗窃的8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名为河南籍人。只有河南两个字写上了,这报道才有卖点,这报纸才能好卖!多卖!河南两个字真的很值钱,别的5个人不值一提。这报纸的编辑也真够水平!够前卫!够时髦哦。
人的观念及好恶的形成,无非有两中渠道:亲身感悟和道听途说。亲身体会者有之,但寥寥;道听途说者有之且芸芸。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在不停的添油加醋呢?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则事情如是说:当今,中国人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我就身有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档子事出现呢!就是因为中国正在改革,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不成熟。什么行业,一但有利好,所有人一窝风地跟进,直到把它搞成买方市场为止。对待妖化河南人的现象,我认为正好反映出一部分人和个别媒体的不“成熟”性和“跟风”性。
地域歧视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在作怪,就如同白人歧视有色人种一样可恶。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正在向前发展,国家法规也正在趋于规范,对待地域歧视的法规,目前国内虽然有限,但相信她会逐步完善。更相信明辨是非的因子会深入人心。2005年3月份发生在深圳的地域歧视事件,不正说明了一些事情正在向良性的方向进展么!虽然至今该事件仍然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我们仍然要向李东照、任成宇两位河南同志致敬,更要向敢于及时承认错误、更正错误的龙岗分局的民警们致敬!
我想,当我们在鞭挞人或事时多些责任和思考,少些暗示和连带;在弘扬时代主旋律时多些体会和主见,少些炒作和跟风。倘若如此,国人才能齐心协力,超日赶美也就为时不远了。
2006年1月15日咸阳
平时很少看电视,除非有球赛直播。这一习惯也使得我对当下较流行的一些元素,知之甚少。以至于每每跟人谈话,议论起时事时,就很有点老土的感觉。譬如:至今我仍然不知道超女第二、三名姓甚名谁;仍然没看过去年热播的贺岁片天下无贼,就连去年最最流行的大片功夫也是在偶然间,发现六岁的儿子不久的一日晚上大人般端座在电脑前专注看一武打片时,捎带着看了点的。不过,我认为这并不防碍我的工作和生活。且少了些看后的感慨及愤谩,让脑细胞少些活动,些许对健康有利。
2006年1月12日,出差在外地,晚饭后回宾馆休息。与一同事共看电视打发时间,看央视六套正在播出的一集电视连续剧,片名叫老费。看后我就来气,甚至深更半夜想打电话找人评理!本集内容大致如此:好人老费带一手上乘的橱艺,到一饭店应聘,被老板相中,为此老板欲解雇先前的大橱老胡。老费感觉不美,极力说服老板让老胡留下,两人共存,自己为老胡打下手,共拿一份工资,自己要小头。老板默许,老胡感激不尽。一日,前台收银的老胡的女儿,不小心打破一箱高档酒水。为保全自己和女儿的饭碗,老胡竞栽赃酒为老费所偷。并告诉老板老费有过进局子的前科。于是老费被老板开除。这一情节不怎么曲折,我也不感叹老费的高大与老胡的藐小。我的气愤在他们说话的口音上!老费什么口音我吃不准,也听不出来,因为他伟大。而老胡与他女儿满口的河南音我听的最为真切、也最为揪心。我在想,作为剧中反面教材忘恩负义典型的老胡,导演为什么非要安排、设计为河南腔呢!就不能设计为说普通话的老胡么?是偶然么,电视剧不同于突法事件,它是要经过反复排练了的;是事件原型么,就算是个别原型,有普遍性么,9千多万操河南口音的河南人都如此么!15亿国人看后,对河南人的感觉又如何呢!这河南腔肯定是事前刻意安排了的。于是我就想这是不是很符合当今连老土的我都能够听得到,感受得到的丑化河南人的潮流呢?!也许导演认为不如此赶时髦,合潮流,该片的收视率就会不高,甚至不如此这般,央视就会拒播一样。
媒体故事不同于生活,生活很现实也很狭小;媒体故事可是要时时面对上亿观众的吆。故事在倡导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它潜在的、暗示着的弦外音同样有着左右舆论导向的作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个人的过于敏感,还是小题大做。我的信息摄取量很少也很小。我只听到过媒体宣扬地方人伟大的一面,如:东北人的仗仪豪爽、山东人的憨厚能干、湖北人的精明算计。还没有发现非河南人被个别媒体反复丑化的现象。是谁在丑化河南人,它又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手段在做着丑化的勾当呢。丑化别人的背后无非就是要美化自己!
我确是一个河南人,在家乡河南生活工作了近30个年头。我很喜欢那里的生活。偶尔的外出我还真的时有不习惯。03年以来,由于工作的需要生活的所迫,我一直在外省工作。三年来,一直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最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妖化河南人的案例不断发生,丑化河南人的笑话越开越大。一时间河南人成为了中国的“洪水猛兽”河南人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场所都成为了别人另眼“高”看的对象。我虽拙学、短识。但我还知,任何地方都会有上、中、下及好与坏。我找不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曾想极力地去寻找答案,只为摆脱那乡音下带来的额外压力。
去年早些时候,我在西部某省份的当地报纸上看到一则案例报道。字数了了,但字字刺眼:经查,参与盗窃的8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名为河南籍人。只有河南两个字写上了,这报道才有卖点,这报纸才能好卖!多卖!河南两个字真的很值钱,别的5个人不值一提。这报纸的编辑也真够水平!够前卫!够时髦哦。
人的观念及好恶的形成,无非有两中渠道:亲身感悟和道听途说。亲身体会者有之,但寥寥;道听途说者有之且芸芸。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在不停的添油加醋呢?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则事情如是说:当今,中国人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我就身有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档子事出现呢!就是因为中国正在改革,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不成熟。什么行业,一但有利好,所有人一窝风地跟进,直到把它搞成买方市场为止。对待妖化河南人的现象,我认为正好反映出一部分人和个别媒体的不“成熟”性和“跟风”性。
地域歧视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在作怪,就如同白人歧视有色人种一样可恶。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正在向前发展,国家法规也正在趋于规范,对待地域歧视的法规,目前国内虽然有限,但相信她会逐步完善。更相信明辨是非的因子会深入人心。2005年3月份发生在深圳的地域歧视事件,不正说明了一些事情正在向良性的方向进展么!虽然至今该事件仍然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我们仍然要向李东照、任成宇两位河南同志致敬,更要向敢于及时承认错误、更正错误的龙岗分局的民警们致敬!
我想,当我们在鞭挞人或事时多些责任和思考,少些暗示和连带;在弘扬时代主旋律时多些体会和主见,少些炒作和跟风。倘若如此,国人才能齐心协力,超日赶美也就为时不远了。
2006年1月15日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