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韩彻寻完郭家商行的第二天,他也呈给了皇帝一封文书。
文书里所写的,正是鼓励盐商去边境雇人开荒耕地一事。
“卿怎会想到让盐商们去边境开荒耕地?”皇帝不由得好奇。
要知晓但凡是边境,历来人烟稀少。普通百姓都不愿意去的地方,那些商人难不成就会愿意了?那里的地又如此的荒芜,能不能种出粮食还不好说。
朝廷管辖范围也广阔,再有这些年风调雨顺,也无战乱发生,像一些南方区域还实现了两季稻栽种,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其实是丰足的。
韩彻就言道,北方边境实则土地肥沃,乃是非常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还有大豆的土壤。若是能把这些区域耕种起来,往后将能增产粮食无数。
“当真?”皇帝惊讶。
“自是真的。”韩彻显然并不是纯靠猜测。
实际上,韩彻已经派人对边境地的粮食作物,还有土壤等情况,都进行了一番较为细致的探查和采样。
韩彻还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安排人从边境带回来的土壤等样品,拿出来给皇帝看。
时下边境荒芜是真,不适宜种植粮食却不一定。就好比通过探查和采样,韩彻发现在北方边境的一些区域,同样有着大片大片的黑土地。
黑土地可是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可偏偏因为那里靠近边境,冬季又过于严寒,百姓就都更愿意选择人口稠密,也更为温暖的区域生活。
因此北方边境这些区域的垦殖指数之低,拿下了时下全国第一。
不过韩彻想开发这片区域是真,现阶段不适宜由朝廷直接发出诏令,将百姓往北方转移也是真。毕竟眼下除了垦殖指数最高的那三个区域,其他地方大多也都称得上是地广人稀。
而且毫无理由的强制百姓迁移到寒冷的北方,必然也会滋生民愤民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商人先在边境区域雇本地人开发,或是商人们出以利益,吸引百姓自愿跟随过去。
韩彻就又对皇帝说道:“商人行事灵活方便,只要让他们知晓在边境开荒种地,能比他们从其他地方运粮更为划算,就不怕他们不去做。”
“商人雇人开荒耕地后,朝廷每年便能增多田地税收,为一利。边境军队的粮草自此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为二利。”
“商人为保地里粮食,若是再自筑墩台,安排人巡查,便还可为边境充实,此为三利。”(1)
边境虽然有军队镇守,但过于地广人稀,显然也是不利于防守安全的。由商人们自发带人在那里开垦荒地,设置警报台和巡查队伍,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
皇帝听闻这一番话后,也难掩动容,当下还赞道:“善!”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
比起前面的那些皇帝,眼前的这位君主对于军队力量这块,明显也重视得多。
不过眼下这事也不必那么着急,盐政改革这才刚开始,可以先放缓些来行动。而韩彻昨日挑选的郭家,若真行动起来,还可以作为他们试点观察的对象。
然后正事谈完,皇帝对着替自己解决了无数财政方面难题的臣子,还和颜悦色的询问起了四娘的婚事。
作为皇帝,要处理的朝政大事实在是太多。之所以他这会还能记得韩三娘,一方面是因为韩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位魏县侯。
魏县侯所在的魏家,跟皇后所在的魏家并不是同一支。而魏县侯这一支的魏家,是真就只剩下他那么一个嫡系血脉了。
魏家的旁支倒是有不少,可到底血脉和关系都远了。落在皇帝眼中,自然就不会把他们当做正儿八经的魏家人去厚待。
于是等到韩彻出宫的时候,他还得到了说是皇后赐给四娘的好些珠宝首饰。
“这些首饰可真漂亮!”柳氏一脸高兴道。
在经过韩彻早前那一番分析后,柳氏也就没再提过什么反对意见了。后面的几次接触中,柳氏更是越发看那位魏县侯顺眼。
这模样长得好,也能跟她家四娘性子合得来。最要紧的是,就像韩彻所分析的,那位魏县侯上无双亲,下无兄弟姐妹,又有祖辈的功勋庇佑,日子就不愁过不好。
于是很快,两家就走到了谈婚论嫁这一步。
这会四娘瞧着皇后赐予下来的珠宝,一边高兴,一边又有些害羞。
唯独韩彻,瞧见这一幕却实在是很难高兴的起来了。
若说那位魏县侯,哪哪都好。奈何韩彻也是事后才发现,他那性子,竟跟自家四娘有的一拼!
那就是三娘惯常说的,四娘爱告状。
作为兄长,韩彻当然愿意护着四娘,也希望四娘受了委屈,不要埋藏在心底,而是来寻兄长阿姊帮助。
可谁能想到,那位魏县侯也一样爱告状!
注1:出自明朝永乐年间,“盐一引输边粟二斗五升,是故富商大贾悉于三边,自出财力自招游民,自垦边地自艺菽粟,自筑墩台自立堡伍,岁时屡丰菽粟屡盈。”
注2:出自出自《论语·颜渊》: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第144章
推波
魏家嫡系虽然只有魏县侯,也就是魏林一人,可还有皇家啊!
皇家又是惯常最会做这种面子工程的,魏家还只剩下魏林这么一根独苗苗,就更不会吝啬给他各种厚待了。
另外,皇后母族所在的魏家,虽然跟魏林没有出自同一支。但是国舅魏朝曾经受过魏林祖父的悉心教导和提拔。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皇后会赏赐这么多珠宝首饰给四娘的原因之一。
皇家对魏林也确实算是厚待了,魏林才学只能算一般,通过科举考试考取进士做官肯定是没戏的。他如今的开国县侯,又只是爵位,不是正经官职。
于是就在两家订婚后不久,皇帝还给魏林封了一个官,让他去刑部的司门司,做了一个员外郎。官职... -->>
就在韩彻寻完郭家商行的第二天,他也呈给了皇帝一封文书。
文书里所写的,正是鼓励盐商去边境雇人开荒耕地一事。
“卿怎会想到让盐商们去边境开荒耕地?”皇帝不由得好奇。
要知晓但凡是边境,历来人烟稀少。普通百姓都不愿意去的地方,那些商人难不成就会愿意了?那里的地又如此的荒芜,能不能种出粮食还不好说。
朝廷管辖范围也广阔,再有这些年风调雨顺,也无战乱发生,像一些南方区域还实现了两季稻栽种,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其实是丰足的。
韩彻就言道,北方边境实则土地肥沃,乃是非常适宜种植水稻、小麦还有大豆的土壤。若是能把这些区域耕种起来,往后将能增产粮食无数。
“当真?”皇帝惊讶。
“自是真的。”韩彻显然并不是纯靠猜测。
实际上,韩彻已经派人对边境地的粮食作物,还有土壤等情况,都进行了一番较为细致的探查和采样。
韩彻还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安排人从边境带回来的土壤等样品,拿出来给皇帝看。
时下边境荒芜是真,不适宜种植粮食却不一定。就好比通过探查和采样,韩彻发现在北方边境的一些区域,同样有着大片大片的黑土地。
黑土地可是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可偏偏因为那里靠近边境,冬季又过于严寒,百姓就都更愿意选择人口稠密,也更为温暖的区域生活。
因此北方边境这些区域的垦殖指数之低,拿下了时下全国第一。
不过韩彻想开发这片区域是真,现阶段不适宜由朝廷直接发出诏令,将百姓往北方转移也是真。毕竟眼下除了垦殖指数最高的那三个区域,其他地方大多也都称得上是地广人稀。
而且毫无理由的强制百姓迁移到寒冷的北方,必然也会滋生民愤民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商人先在边境区域雇本地人开发,或是商人们出以利益,吸引百姓自愿跟随过去。
韩彻就又对皇帝说道:“商人行事灵活方便,只要让他们知晓在边境开荒种地,能比他们从其他地方运粮更为划算,就不怕他们不去做。”
“商人雇人开荒耕地后,朝廷每年便能增多田地税收,为一利。边境军队的粮草自此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为二利。”
“商人为保地里粮食,若是再自筑墩台,安排人巡查,便还可为边境充实,此为三利。”(1)
边境虽然有军队镇守,但过于地广人稀,显然也是不利于防守安全的。由商人们自发带人在那里开垦荒地,设置警报台和巡查队伍,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
皇帝听闻这一番话后,也难掩动容,当下还赞道:“善!”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
比起前面的那些皇帝,眼前的这位君主对于军队力量这块,明显也重视得多。
不过眼下这事也不必那么着急,盐政改革这才刚开始,可以先放缓些来行动。而韩彻昨日挑选的郭家,若真行动起来,还可以作为他们试点观察的对象。
然后正事谈完,皇帝对着替自己解决了无数财政方面难题的臣子,还和颜悦色的询问起了四娘的婚事。
作为皇帝,要处理的朝政大事实在是太多。之所以他这会还能记得韩三娘,一方面是因为韩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位魏县侯。
魏县侯所在的魏家,跟皇后所在的魏家并不是同一支。而魏县侯这一支的魏家,是真就只剩下他那么一个嫡系血脉了。
魏家的旁支倒是有不少,可到底血脉和关系都远了。落在皇帝眼中,自然就不会把他们当做正儿八经的魏家人去厚待。
于是等到韩彻出宫的时候,他还得到了说是皇后赐给四娘的好些珠宝首饰。
“这些首饰可真漂亮!”柳氏一脸高兴道。
在经过韩彻早前那一番分析后,柳氏也就没再提过什么反对意见了。后面的几次接触中,柳氏更是越发看那位魏县侯顺眼。
这模样长得好,也能跟她家四娘性子合得来。最要紧的是,就像韩彻所分析的,那位魏县侯上无双亲,下无兄弟姐妹,又有祖辈的功勋庇佑,日子就不愁过不好。
于是很快,两家就走到了谈婚论嫁这一步。
这会四娘瞧着皇后赐予下来的珠宝,一边高兴,一边又有些害羞。
唯独韩彻,瞧见这一幕却实在是很难高兴的起来了。
若说那位魏县侯,哪哪都好。奈何韩彻也是事后才发现,他那性子,竟跟自家四娘有的一拼!
那就是三娘惯常说的,四娘爱告状。
作为兄长,韩彻当然愿意护着四娘,也希望四娘受了委屈,不要埋藏在心底,而是来寻兄长阿姊帮助。
可谁能想到,那位魏县侯也一样爱告状!
注1:出自明朝永乐年间,“盐一引输边粟二斗五升,是故富商大贾悉于三边,自出财力自招游民,自垦边地自艺菽粟,自筑墩台自立堡伍,岁时屡丰菽粟屡盈。”
注2:出自出自《论语·颜渊》: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第144章
推波
魏家嫡系虽然只有魏县侯,也就是魏林一人,可还有皇家啊!
皇家又是惯常最会做这种面子工程的,魏家还只剩下魏林这么一根独苗苗,就更不会吝啬给他各种厚待了。
另外,皇后母族所在的魏家,虽然跟魏林没有出自同一支。但是国舅魏朝曾经受过魏林祖父的悉心教导和提拔。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皇后会赏赐这么多珠宝首饰给四娘的原因之一。
皇家对魏林也确实算是厚待了,魏林才学只能算一般,通过科举考试考取进士做官肯定是没戏的。他如今的开国县侯,又只是爵位,不是正经官职。
于是就在两家订婚后不久,皇帝还给魏林封了一个官,让他去刑部的司门司,做了一个员外郎。官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