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在古代搞义务教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64章
第二天,慕容侍郎的的文章一经刊登,陶鹏飞早就准备好的宣传攻势立即铺天盖地地展开了!
这一天,住在京城的人,只要走到大街上转一圈,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慕容温瑜的文章在民生日报刊登了。
慕容温瑜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比普通侍郎要高不知道多少。一听到慕容的名头,学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一份报纸再说!
而买了报纸之后,有大批学子折服于慕容温瑜的文采之下,又有不知道多少读书人,这才正视起了这份关注民生的报纸。
陶明杰也没有浪费这次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在时事点评结束之后,又见缝插针地打了一波宣传,将后续会有国子监先生讲课的消息放了出去,把京城学子们的关注度彻底引爆!
慕容温瑜的文章只能用来瞻仰,而国子监的先生教授的东西,那可是能为科举加分的!瑞朝这么多学生,又有几个能进国子监。但若是花一文钱买份日报,不管是谁都能听一节国子监先生的讲课!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没有!
一时之间,民生日报在京城学子之间名声大噪,日报的销量也终于有了明显的上升。虽然收支还是赤字,但也比以前好许多了。
获得了新的成就,王琬凝和陶明杰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因为虽然吸引了新的读者群,但民生日报立足的根本点,还是民生。然而百姓们文盲率太高,是个非常大的阻碍。
二月四日是星期一,也是民生日报社每周的例会时间。社长王琬凝将这个核心问题提出来,跟日报社的三个小领导一同商议。
陶明杰率先开口道:“那些耕种的技巧,我们已经全部刊登完毕了,但是百姓们能学到的却不多,这全是字的形式,实在不利于在百姓当中传播。”
“那不如换成画册?宁安那边的画册不是有现成的么,就是印刷成本可能会比较高。”陶鹏飞说着,转头看向陶小妹。
宁安那边不仅有沤肥的教程图册,那些由老农总结出来的技巧也都经过几年的时间考验,为宁安的亩产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而那些画册,也已经逐渐打磨得尽善尽美,不需要有人在旁指引,农民们只要看多几遍,都能理解图案上是什么意思!
这些指导手册,被陶笉然这个起名废,命名为《天工开物》,成为了宁安最受欢迎的特产。
陶小妹在自己带来的账本上看了几眼,道:“如果日报的销量能持续上涨的话,负担这些印刷成本不成问题。”
日报现在的经费是每月十两银子,除了人工薪资之外,印刷厂那边虽然是自己人,但也要收他们成本价的。否则要个财务组有什么用,不用估算报纸的销量,闭着眼睛瞎几把印报纸就行了!
在今天之前,日报每日都是印一千份左右,勉强能卖光,还能留几十份存底。今天陶小妹预估到了销量一定会很火爆,就下单印了一万份,没想到现在才刚过晚饭时间,库存就给清空了,赚了经费可以来尝试一下印画册。
慕容温瑜的和民生日报成为了京城热议的话题,而当那简明易懂的宣传画册出来之后,民生日报终于引起了农民们的注意!
至此,民生日报才打破之前不尴不尬的地位,开始在京城彻底风靡起来。
远在边关的陶笉然对民生日报的变革并不知晓,二月五日是边关开互市的日子,陶笉然自然是要去凑一番热闹。
当天早上陪宝贝们吃过早饭,陶笉然就带着两个影卫,还有一个邱裕安排的翻译,便出城去了。
跟着陶笉然一起出城的,还有熙熙攘攘的瑞朝商人。他们从瑞朝各地赶来,带着瑞朝特产的丝绸、茶叶、陶瓷,还有一些人脉更广的商人,还带来了玻璃器皿和镜子!
陶笉然今天还是第一次见沂州城如此热闹的一面,毕竟沂州府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还又冷又干,这些商人在等待互市的时候,基本都是待在客栈里不出门的,不看不知道,沂州城里那些石头房子里竟然悄悄住了这么多人!
随着人流走了一段路后,陶笉然就看到了用简易栏杆围起来的一个小广场。在栏杆周围,每隔五米就有一个装备精良的瑞朝士兵驻守。他们身穿亮银色盔甲,手持反射着寒光的长矛,腰杆笔挺地站在那里,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然而这对于匈奴商人来说,不仅没... -->>
第164章
第二天,慕容侍郎的的文章一经刊登,陶鹏飞早就准备好的宣传攻势立即铺天盖地地展开了!
这一天,住在京城的人,只要走到大街上转一圈,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慕容温瑜的文章在民生日报刊登了。
慕容温瑜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比普通侍郎要高不知道多少。一听到慕容的名头,学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一份报纸再说!
而买了报纸之后,有大批学子折服于慕容温瑜的文采之下,又有不知道多少读书人,这才正视起了这份关注民生的报纸。
陶明杰也没有浪费这次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在时事点评结束之后,又见缝插针地打了一波宣传,将后续会有国子监先生讲课的消息放了出去,把京城学子们的关注度彻底引爆!
慕容温瑜的文章只能用来瞻仰,而国子监的先生教授的东西,那可是能为科举加分的!瑞朝这么多学生,又有几个能进国子监。但若是花一文钱买份日报,不管是谁都能听一节国子监先生的讲课!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没有!
一时之间,民生日报在京城学子之间名声大噪,日报的销量也终于有了明显的上升。虽然收支还是赤字,但也比以前好许多了。
获得了新的成就,王琬凝和陶明杰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因为虽然吸引了新的读者群,但民生日报立足的根本点,还是民生。然而百姓们文盲率太高,是个非常大的阻碍。
二月四日是星期一,也是民生日报社每周的例会时间。社长王琬凝将这个核心问题提出来,跟日报社的三个小领导一同商议。
陶明杰率先开口道:“那些耕种的技巧,我们已经全部刊登完毕了,但是百姓们能学到的却不多,这全是字的形式,实在不利于在百姓当中传播。”
“那不如换成画册?宁安那边的画册不是有现成的么,就是印刷成本可能会比较高。”陶鹏飞说着,转头看向陶小妹。
宁安那边不仅有沤肥的教程图册,那些由老农总结出来的技巧也都经过几年的时间考验,为宁安的亩产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而那些画册,也已经逐渐打磨得尽善尽美,不需要有人在旁指引,农民们只要看多几遍,都能理解图案上是什么意思!
这些指导手册,被陶笉然这个起名废,命名为《天工开物》,成为了宁安最受欢迎的特产。
陶小妹在自己带来的账本上看了几眼,道:“如果日报的销量能持续上涨的话,负担这些印刷成本不成问题。”
日报现在的经费是每月十两银子,除了人工薪资之外,印刷厂那边虽然是自己人,但也要收他们成本价的。否则要个财务组有什么用,不用估算报纸的销量,闭着眼睛瞎几把印报纸就行了!
在今天之前,日报每日都是印一千份左右,勉强能卖光,还能留几十份存底。今天陶小妹预估到了销量一定会很火爆,就下单印了一万份,没想到现在才刚过晚饭时间,库存就给清空了,赚了经费可以来尝试一下印画册。
慕容温瑜的和民生日报成为了京城热议的话题,而当那简明易懂的宣传画册出来之后,民生日报终于引起了农民们的注意!
至此,民生日报才打破之前不尴不尬的地位,开始在京城彻底风靡起来。
远在边关的陶笉然对民生日报的变革并不知晓,二月五日是边关开互市的日子,陶笉然自然是要去凑一番热闹。
当天早上陪宝贝们吃过早饭,陶笉然就带着两个影卫,还有一个邱裕安排的翻译,便出城去了。
跟着陶笉然一起出城的,还有熙熙攘攘的瑞朝商人。他们从瑞朝各地赶来,带着瑞朝特产的丝绸、茶叶、陶瓷,还有一些人脉更广的商人,还带来了玻璃器皿和镜子!
陶笉然今天还是第一次见沂州城如此热闹的一面,毕竟沂州府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还又冷又干,这些商人在等待互市的时候,基本都是待在客栈里不出门的,不看不知道,沂州城里那些石头房子里竟然悄悄住了这么多人!
随着人流走了一段路后,陶笉然就看到了用简易栏杆围起来的一个小广场。在栏杆周围,每隔五米就有一个装备精良的瑞朝士兵驻守。他们身穿亮银色盔甲,手持反射着寒光的长矛,腰杆笔挺地站在那里,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然而这对于匈奴商人来说,不仅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