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桃李满宫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子所描述的那些人的劝谏,发现这些辅臣的上疏速度简直在互相攀比,比谁的上疏多,比谁的措辞凶狠,比谁的言语锋利。太子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批评”。
而这几位当中,那位郑大人,国子监司业郑博,最是激烈。每当太子有一丝一毫行为不当,立马犯颜直谏。
犯言直谏,那是书面语。大白话就是,当着面骂人。
别说太子才十岁,哪怕是成年人,被天天这么当着面骂,那也受不住。
但没办法,犯言直谏的官才是好官,这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文官的典范。
当然,最后贤臣都是懂得劝诫技巧的,但是犯言直谏的官员都是会在史书留下好名声的。
也有人说过郑博这样天天都要当着太子的面责骂一顿不太好,郑博说,“死而无憾”。
得,对于有风骨的读书人,“死谏死谏”,那就是名留青史,死而无憾。
至于被“死谏”的人听不听得进去……听得进去那是明君,听不进去,那就是昏君。
被死谏的人骂了,再生气也得捏着鼻子认下去。
皇帝都这样被御史拽着鸡毛蒜皮的小事骂着,何况太子?你太子有什么资格生气?
显然黎隶也是这么劝他儿子的。以后当皇帝了,因为小事被群臣“死谏”的时候多了去了。他因为房子漏雨,想要翻新一下宫殿,都被一群文臣“死谏”,跪在那不起来呢,还有要撞柱子的呢。
你说这黎隶自登基以来那是兢兢业业,目前也没有好大喜功的苗头,内库也充足着。他一不是大兴土木重新建宫殿,二也不动用国库的钱而是私库的钱,你们这些臣子闹什么闹?难道你家房子漏雨了,你不会翻修?
老百姓有钱了,还要翻新一下房子呢。
太子被他爹这么说了,也就忍啊忍。但是孩子的忍耐力显然不如饱受摧残的成年人,忍来忍去就忍无可忍了。太子本来脾性就大,又处于快到中二叛逆期的时刻,第一次萌生了,既然这些人要死谏,干脆让他们全都去死的想法。
本来嘛,封建社会的上位者,对人命其实不怎么看重的。太子本来就有处置别人性命的权力,只是从来没用过。这么被一逼迫,简直都要被逼迫的心理变态了。
还好有凌蔚在。
每当接受凌蔚教导的时候,太子觉得,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还没到自暴自弃的程度。
凌蔚忍不住叹息。
这都什么事啊。
走了一个于太傅,又来了一堆辅臣。这能不能来点靠谱的人辅佐太子?
好吧,这些人都是高人,就算不辅佐太子,也会名留青史的高人。比如那郑司业,既然是他老师的下属副官,凌蔚和他也十分熟稔,曾经也像他讨教过学问。
说实话,郑司业是个学识渊博、品德出众、本身性格也和蔼可亲,心胸宽广的人。而且郑司业教导学生也很有一套,算得上是很有亲和力,甚至有时候有些诙谐的老师。
也就是说,郑司业对待其他求学的人,那态度都非常好,绝对能让你感觉到儒学大家那如沐春风的高人风范。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太子的时候,就……死谏了。
好像文臣在面对上位者时,都……喜欢死谏。
好像不死谏,言语不犀利,态度不直白,就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忠心和自己那不屈的风骨。
好吧,敢于死谏的文臣确实是好文臣,但是一个好文臣不一定就能发挥好的作用。
凌蔚就不信了,一个孩子被天天责骂,甚至小题大做的责骂,真的能规范行为,成为圣人?
太子所描述的那些人的劝谏,发现这些辅臣的上疏速度简直在互相攀比,比谁的上疏多,比谁的措辞凶狠,比谁的言语锋利。太子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批评”。
而这几位当中,那位郑大人,国子监司业郑博,最是激烈。每当太子有一丝一毫行为不当,立马犯颜直谏。
犯言直谏,那是书面语。大白话就是,当着面骂人。
别说太子才十岁,哪怕是成年人,被天天这么当着面骂,那也受不住。
但没办法,犯言直谏的官才是好官,这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文官的典范。
当然,最后贤臣都是懂得劝诫技巧的,但是犯言直谏的官员都是会在史书留下好名声的。
也有人说过郑博这样天天都要当着太子的面责骂一顿不太好,郑博说,“死而无憾”。
得,对于有风骨的读书人,“死谏死谏”,那就是名留青史,死而无憾。
至于被“死谏”的人听不听得进去……听得进去那是明君,听不进去,那就是昏君。
被死谏的人骂了,再生气也得捏着鼻子认下去。
皇帝都这样被御史拽着鸡毛蒜皮的小事骂着,何况太子?你太子有什么资格生气?
显然黎隶也是这么劝他儿子的。以后当皇帝了,因为小事被群臣“死谏”的时候多了去了。他因为房子漏雨,想要翻新一下宫殿,都被一群文臣“死谏”,跪在那不起来呢,还有要撞柱子的呢。
你说这黎隶自登基以来那是兢兢业业,目前也没有好大喜功的苗头,内库也充足着。他一不是大兴土木重新建宫殿,二也不动用国库的钱而是私库的钱,你们这些臣子闹什么闹?难道你家房子漏雨了,你不会翻修?
老百姓有钱了,还要翻新一下房子呢。
太子被他爹这么说了,也就忍啊忍。但是孩子的忍耐力显然不如饱受摧残的成年人,忍来忍去就忍无可忍了。太子本来脾性就大,又处于快到中二叛逆期的时刻,第一次萌生了,既然这些人要死谏,干脆让他们全都去死的想法。
本来嘛,封建社会的上位者,对人命其实不怎么看重的。太子本来就有处置别人性命的权力,只是从来没用过。这么被一逼迫,简直都要被逼迫的心理变态了。
还好有凌蔚在。
每当接受凌蔚教导的时候,太子觉得,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还没到自暴自弃的程度。
凌蔚忍不住叹息。
这都什么事啊。
走了一个于太傅,又来了一堆辅臣。这能不能来点靠谱的人辅佐太子?
好吧,这些人都是高人,就算不辅佐太子,也会名留青史的高人。比如那郑司业,既然是他老师的下属副官,凌蔚和他也十分熟稔,曾经也像他讨教过学问。
说实话,郑司业是个学识渊博、品德出众、本身性格也和蔼可亲,心胸宽广的人。而且郑司业教导学生也很有一套,算得上是很有亲和力,甚至有时候有些诙谐的老师。
也就是说,郑司业对待其他求学的人,那态度都非常好,绝对能让你感觉到儒学大家那如沐春风的高人风范。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太子的时候,就……死谏了。
好像文臣在面对上位者时,都……喜欢死谏。
好像不死谏,言语不犀利,态度不直白,就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忠心和自己那不屈的风骨。
好吧,敢于死谏的文臣确实是好文臣,但是一个好文臣不一定就能发挥好的作用。
凌蔚就不信了,一个孩子被天天责骂,甚至小题大做的责骂,真的能规范行为,成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