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大院子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点点向自己驶来。上次他去看方玮时,方玮主动向他要了一张照片,方玮不是为了自己的留存,她要寄到家里去,让父母审查通过。虽然,方玮没说过爱他,但这一切勿须再说了,一切都明了了。他选了一张自己认为最春风得意的照片送给了方玮,那张照片是自己被宣布提干那天,在营院门前照的,他冲着镜头喜出望外地笑着,背后是营院;还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他认为这张照片是自己有史以来最精神焕发的一张。
接下来,他要为结婚做准备了,虽然现在看恋爱还遥遥无期,他甚至还没有勇气去拉方玮的手,但是他已经看到胜利的旗帜向自己招展了。恋爱之后就是结婚,他明白,自己结婚,家里帮不上什么忙,一切都要靠自己。他要攒些积蓄,免得在结婚时,让方玮小瞧了自己。他最怕的就是方玮小瞧自己了,这是他的软肋,他的意识里,一直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情结,尤其在方玮这些高干子女面前。
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而且都不能摆到台而上来,家境又不好,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然而方玮家呢,人家是高干,一家住一栋小楼,楼外还有卫兵站岗,出来进去的都是小车接送。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自己家过的是什么,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刘双林一直暗暗地为自己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而悲伤,有时还恨自己,还有自己那个家。自从提干后,每年都有二十天的休假,他很少回家,回到农村住在自己那个破破烂烂的家里,
认为那是一种受罪。父母求人一封接一封地给他来信,信里面描述着如何思念儿子的话语,同时也为儿子能够混到今天感到无比的骄傲。他怕接到这样的信,每次接到父母的信,他都偷偷一个人一目十行地看过了,然后就撕掉了,并撕得粉碎,不留下只言片字。每次读完家里的信,他的情绪都不好。
没有办法,他一年还得回一次家,有时二十天的假期,他只在家里住上那么三五日,便又匆匆地回来了,他回到家里后,情绪不高,整日里阴沉着脸,他做这一切不是给父母看,而是一看到家里这番模样,他真的高兴不起来。刘双林的父亲,刘二哥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背也弯了,脚也走不利索了,走几步就要扶着东西喘上一会儿。对他的回来,父母是高兴的,毕竟儿子出息了,好赖也是个军官了,以后铁定要吃公家饭了。许多人都要来他们家坐一坐,刘双林回去那几天,是父母最荣光的日子。他们脸色红润,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刘二嫂说:我家双林从部队上回来了,快进屋坐坐吧。
刘二哥说:儿子回来了,他是军官了。
众人就都来坐一坐,问一些部队上的事,听着新鲜,以此来打发农村单调而又刻版的日子。
众人散了,母亲就照例要关心一番儿子的大事了。
母亲就问:双林呢,个人的事有啥眉目没有?
刘双林就说:就咱们这个家庭背景的人,谁愿意跟咱呢。
那时,他和方玮之间还看不到一点希望呢。
母亲又说:咱也别挑了,只要是城里的,有个工作就行。
刘双林就:还挑什么呀,人家不挑咱们就不错了。
父母就不说话了,都为自己的家境而连累了孩子感到万分不安。
最后母亲就小心地说:要嫌咱们是农村的,以后你就说自己是孤儿,没父没母。
父亲也说:就是,你就当没我们这两个老东西,只要你能过上好日子,我们不用你惦记。?虽然这么说,刘双林的心里一点也不感到轻松,相反更沉重了。
最后母亲又说:支书家那个闺女李亚玲我看就不错,现在人家也留在城里了,当初你要是跟她,我觉着也错不了。
刘双林突然发火了,他冲父母说:都别说了。
父母就闭上嘴,小心着长吁短叹。
此时的刘双林已不是昔日的刘双林了,昔日的刘双林,为了能当上兵,父亲带着他去求李支书,最后父亲跪在支书面前求情时,他看到父亲的背影是高大的,能为他遮风挡雨。现在,父母的身影在他眼里一天天苍老下去,再也不能为他做什么了。他感到悲哀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半点的怨恨。他怨恨父母怎么就没把他生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里,他还恨父母为什么这么无能。
离开家的时候,他每次连头都不回一下,一踏上返回部队的火车,他的心里似乎才一点点轻松起来,然后在心里咆哮着对自己说:我刘双林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每次,刘双林从老家放马沟走出来,都显得悲壮异常,不成功便成仁,他没有退路,只能挺直腰板,咬紧牙关往前走。可他的出路又是什么呢,他现在是提干了,当上了排长,全师有一百多个连队,也就是说有一百个多个排长,他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有多少人在排职干部上,一直干到转业,再也没有晋升一级。最后就又那来回那去了。
刘双林能干到今天这个份上,完全是一种偶然,如果没有那次意外,他早就回到放马沟种地去了。他也想表现自己,正如当战士的时候,他想把工作干得出类拨萃一样,然后自己才能出人头地一些。然而在和平的生活中,要想找到立功表现自己的机会简直太难了。别人一天八小时这么过,自己也是这么过,一日里,训练学习,别人也训练学习,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得比别人强多少,在平淡的日子里,刘双林感到平庸无比。刘双林真恨自己生不逢时了,如果他在战争年代参军,为了前途和命运,他一定不会怕死。可自己偏偏就生活在平淡的和平生活环境中。他自己却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出路。
就在这时,方玮闯进了他的生活,仿佛一个绝望的人,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他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方玮这份爱情,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他也再所不惜。没想到的是,困难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他没有使出浑身的力气,方玮似乎就向他透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他和方玮之间的转机发生在一个周末,在那个周末里,他又出发了。他怕路上饿,出发前在食堂里找了两个早晨剩下的馒头,然后用报纸包上,放到了挎包里,他和方玮见面后,中午的时候,他只给方玮一个人点了饭菜,他说自己来时在车上吃过了,现在还不饿,其实经过一夜又一上午的折腾,他早已饥肠漉漉了,当方玮吃完,准备送他去火车站时,他刚站起来,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护士学校门诊部的病床上,他正输着液。那天,他没有走成,方玮花钱为他在招待所开了一个房间,当方玮当着他的面,从挎包里掏出那两个用报纸包着的馒头,还有一个喝水的瓶子时,他红了脸,嗫嚅着说:饭店的饭菜我吃不惯。方玮的眼圈红了,方玮拉住了他的手,轻轻地说:刘双林,你别来看我了,要看,下周我回部队看你去。
果然,在下周末的同一时刻,方玮出现在连队门前。她的出现不亚于一颗*那么轰动。美丽高贵的方玮真的爱上了其貌不扬家境贫寒的刘双林。
方玮的出现意味着刘双林的爱情已大获成功了。
当方玮把刘双林的照片寄给父母时,当然,在信里也把刘双林的情况汇报给了父母。
母亲看了信,又看了照片,没说什么,心事重重地把信和照片又推给了方玮的父亲,父亲没有看照片,只是匆匆浏览一遍女儿的信。
母亲就说:是个农村的,长相也一般。
父亲说:农村的有什么不好,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咋地了。别瞧不起农村娃,农村娃厚道,能吃苦。
母亲叹口气,不置可否的样子。
母亲又说:要不,啥时候让闺女把他带回家来看一看。
父亲说:咱们看啥看,又不是跟咱们过日子,只要孩子看着中,我看就行。都啥社会了,还想父母包办那一套。
父亲当天就提笔给方玮写了封信,草草地肯定了这门婚事,一切都让女儿自己做主。
方玮的意思是想让父母给自己出出主意,在爱情的问题上,她真的没有自己的主张。刘双林对她好,坚贞,她知道,可除了这些,她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了。她对刘双林谈不上爱,有的只是感动。现在她一想起刘双林挎包里的那两个干馒头,她的眼眶就发潮,他为了她,为了爱情,背着两个馒头上路,这是多么感人的行为呀。单纯善良的方玮接到父亲的信后,决定嫁给刘双林。
在方玮护校毕业那一年,她又回到了师医院当上了一名光荣的护士,她和刘双林的关系全师上下尽人皆知。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刘双林被调到师机关司令部当上了一名副连职参谋。这又是刘双林没有想到的。刘双林感叹,自己这两次命运转折,真是天时地利。
这一命运的转变,他可以肯定,一定是自己和方玮的恋爱有关。
那年的元旦前夕,他和方玮在师长的主持下,隆重地结婚了。一般干部结婚,能让师长出面,况且又是师长主持婚礼,在这之前,刘双林连想都没想过。事后他才知道,师长曾经给方玮的父亲当过警卫员,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在那天婚礼上,他第一次明正言顺地敬了师长一杯酒,师长当然也回敬他一杯酒,师长还在嘈杂声中,附在他耳畔小声地说:小刘,争口气,好好干,你不是以前的小刘了,你现在和方玮是一家人了。下面的话师长没说,那意思很明显,他已经是方部长家里人了。
刘双林看到了自己在部队的前途如一轮东方的明日,正喷薄欲出。刘双林自从和方玮结婚后,整个部队上上下下的,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当排长那会,来师机关办事,没有人把他这个来自基层的小排长当回事,因为机关的参谋干事,最低职务都是副连以上。现在刘双林已经是机关的副连职参谋了,况且,身上还有一个部长女婿的头衔,走到那里,人们都对他仰慕备至。刘双森在新婚的日子里感觉良好。
点点向自己驶来。上次他去看方玮时,方玮主动向他要了一张照片,方玮不是为了自己的留存,她要寄到家里去,让父母审查通过。虽然,方玮没说过爱他,但这一切勿须再说了,一切都明了了。他选了一张自己认为最春风得意的照片送给了方玮,那张照片是自己被宣布提干那天,在营院门前照的,他冲着镜头喜出望外地笑着,背后是营院;还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他认为这张照片是自己有史以来最精神焕发的一张。
接下来,他要为结婚做准备了,虽然现在看恋爱还遥遥无期,他甚至还没有勇气去拉方玮的手,但是他已经看到胜利的旗帜向自己招展了。恋爱之后就是结婚,他明白,自己结婚,家里帮不上什么忙,一切都要靠自己。他要攒些积蓄,免得在结婚时,让方玮小瞧了自己。他最怕的就是方玮小瞧自己了,这是他的软肋,他的意识里,一直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情结,尤其在方玮这些高干子女面前。
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而且都不能摆到台而上来,家境又不好,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然而方玮家呢,人家是高干,一家住一栋小楼,楼外还有卫兵站岗,出来进去的都是小车接送。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自己家过的是什么,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刘双林一直暗暗地为自己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而悲伤,有时还恨自己,还有自己那个家。自从提干后,每年都有二十天的休假,他很少回家,回到农村住在自己那个破破烂烂的家里,
认为那是一种受罪。父母求人一封接一封地给他来信,信里面描述着如何思念儿子的话语,同时也为儿子能够混到今天感到无比的骄傲。他怕接到这样的信,每次接到父母的信,他都偷偷一个人一目十行地看过了,然后就撕掉了,并撕得粉碎,不留下只言片字。每次读完家里的信,他的情绪都不好。
没有办法,他一年还得回一次家,有时二十天的假期,他只在家里住上那么三五日,便又匆匆地回来了,他回到家里后,情绪不高,整日里阴沉着脸,他做这一切不是给父母看,而是一看到家里这番模样,他真的高兴不起来。刘双林的父亲,刘二哥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背也弯了,脚也走不利索了,走几步就要扶着东西喘上一会儿。对他的回来,父母是高兴的,毕竟儿子出息了,好赖也是个军官了,以后铁定要吃公家饭了。许多人都要来他们家坐一坐,刘双林回去那几天,是父母最荣光的日子。他们脸色红润,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刘二嫂说:我家双林从部队上回来了,快进屋坐坐吧。
刘二哥说:儿子回来了,他是军官了。
众人就都来坐一坐,问一些部队上的事,听着新鲜,以此来打发农村单调而又刻版的日子。
众人散了,母亲就照例要关心一番儿子的大事了。
母亲就问:双林呢,个人的事有啥眉目没有?
刘双林就说:就咱们这个家庭背景的人,谁愿意跟咱呢。
那时,他和方玮之间还看不到一点希望呢。
母亲又说:咱也别挑了,只要是城里的,有个工作就行。
刘双林就:还挑什么呀,人家不挑咱们就不错了。
父母就不说话了,都为自己的家境而连累了孩子感到万分不安。
最后母亲就小心地说:要嫌咱们是农村的,以后你就说自己是孤儿,没父没母。
父亲也说:就是,你就当没我们这两个老东西,只要你能过上好日子,我们不用你惦记。?虽然这么说,刘双林的心里一点也不感到轻松,相反更沉重了。
最后母亲又说:支书家那个闺女李亚玲我看就不错,现在人家也留在城里了,当初你要是跟她,我觉着也错不了。
刘双林突然发火了,他冲父母说:都别说了。
父母就闭上嘴,小心着长吁短叹。
此时的刘双林已不是昔日的刘双林了,昔日的刘双林,为了能当上兵,父亲带着他去求李支书,最后父亲跪在支书面前求情时,他看到父亲的背影是高大的,能为他遮风挡雨。现在,父母的身影在他眼里一天天苍老下去,再也不能为他做什么了。他感到悲哀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半点的怨恨。他怨恨父母怎么就没把他生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里,他还恨父母为什么这么无能。
离开家的时候,他每次连头都不回一下,一踏上返回部队的火车,他的心里似乎才一点点轻松起来,然后在心里咆哮着对自己说:我刘双林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每次,刘双林从老家放马沟走出来,都显得悲壮异常,不成功便成仁,他没有退路,只能挺直腰板,咬紧牙关往前走。可他的出路又是什么呢,他现在是提干了,当上了排长,全师有一百多个连队,也就是说有一百个多个排长,他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有多少人在排职干部上,一直干到转业,再也没有晋升一级。最后就又那来回那去了。
刘双林能干到今天这个份上,完全是一种偶然,如果没有那次意外,他早就回到放马沟种地去了。他也想表现自己,正如当战士的时候,他想把工作干得出类拨萃一样,然后自己才能出人头地一些。然而在和平的生活中,要想找到立功表现自己的机会简直太难了。别人一天八小时这么过,自己也是这么过,一日里,训练学习,别人也训练学习,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得比别人强多少,在平淡的日子里,刘双林感到平庸无比。刘双林真恨自己生不逢时了,如果他在战争年代参军,为了前途和命运,他一定不会怕死。可自己偏偏就生活在平淡的和平生活环境中。他自己却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出路。
就在这时,方玮闯进了他的生活,仿佛一个绝望的人,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他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方玮这份爱情,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他也再所不惜。没想到的是,困难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他没有使出浑身的力气,方玮似乎就向他透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他和方玮之间的转机发生在一个周末,在那个周末里,他又出发了。他怕路上饿,出发前在食堂里找了两个早晨剩下的馒头,然后用报纸包上,放到了挎包里,他和方玮见面后,中午的时候,他只给方玮一个人点了饭菜,他说自己来时在车上吃过了,现在还不饿,其实经过一夜又一上午的折腾,他早已饥肠漉漉了,当方玮吃完,准备送他去火车站时,他刚站起来,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护士学校门诊部的病床上,他正输着液。那天,他没有走成,方玮花钱为他在招待所开了一个房间,当方玮当着他的面,从挎包里掏出那两个用报纸包着的馒头,还有一个喝水的瓶子时,他红了脸,嗫嚅着说:饭店的饭菜我吃不惯。方玮的眼圈红了,方玮拉住了他的手,轻轻地说:刘双林,你别来看我了,要看,下周我回部队看你去。
果然,在下周末的同一时刻,方玮出现在连队门前。她的出现不亚于一颗*那么轰动。美丽高贵的方玮真的爱上了其貌不扬家境贫寒的刘双林。
方玮的出现意味着刘双林的爱情已大获成功了。
当方玮把刘双林的照片寄给父母时,当然,在信里也把刘双林的情况汇报给了父母。
母亲看了信,又看了照片,没说什么,心事重重地把信和照片又推给了方玮的父亲,父亲没有看照片,只是匆匆浏览一遍女儿的信。
母亲就说:是个农村的,长相也一般。
父亲说:农村的有什么不好,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咋地了。别瞧不起农村娃,农村娃厚道,能吃苦。
母亲叹口气,不置可否的样子。
母亲又说:要不,啥时候让闺女把他带回家来看一看。
父亲说:咱们看啥看,又不是跟咱们过日子,只要孩子看着中,我看就行。都啥社会了,还想父母包办那一套。
父亲当天就提笔给方玮写了封信,草草地肯定了这门婚事,一切都让女儿自己做主。
方玮的意思是想让父母给自己出出主意,在爱情的问题上,她真的没有自己的主张。刘双林对她好,坚贞,她知道,可除了这些,她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了。她对刘双林谈不上爱,有的只是感动。现在她一想起刘双林挎包里的那两个干馒头,她的眼眶就发潮,他为了她,为了爱情,背着两个馒头上路,这是多么感人的行为呀。单纯善良的方玮接到父亲的信后,决定嫁给刘双林。
在方玮护校毕业那一年,她又回到了师医院当上了一名光荣的护士,她和刘双林的关系全师上下尽人皆知。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刘双林被调到师机关司令部当上了一名副连职参谋。这又是刘双林没有想到的。刘双林感叹,自己这两次命运转折,真是天时地利。
这一命运的转变,他可以肯定,一定是自己和方玮的恋爱有关。
那年的元旦前夕,他和方玮在师长的主持下,隆重地结婚了。一般干部结婚,能让师长出面,况且又是师长主持婚礼,在这之前,刘双林连想都没想过。事后他才知道,师长曾经给方玮的父亲当过警卫员,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在那天婚礼上,他第一次明正言顺地敬了师长一杯酒,师长当然也回敬他一杯酒,师长还在嘈杂声中,附在他耳畔小声地说:小刘,争口气,好好干,你不是以前的小刘了,你现在和方玮是一家人了。下面的话师长没说,那意思很明显,他已经是方部长家里人了。
刘双林看到了自己在部队的前途如一轮东方的明日,正喷薄欲出。刘双林自从和方玮结婚后,整个部队上上下下的,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当排长那会,来师机关办事,没有人把他这个来自基层的小排长当回事,因为机关的参谋干事,最低职务都是副连以上。现在刘双林已经是机关的副连职参谋了,况且,身上还有一个部长女婿的头衔,走到那里,人们都对他仰慕备至。刘双森在新婚的日子里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