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辛亥大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陈敬云忙着整合广东事务的时候,国内局势并没有停下来,当龙济光败走广州的时候,袁世凯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舒服,然而第一时间就是任命陆荣廷为广东都督,企图增加陆荣廷和陈敬云之间的矛盾,继续搅浑南方局势,于此同时,冯国璋也是按照袁世凯的命令让第五师和第八师动作频繁,期间还和黄兴的部队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交火。
然而总体上却是依旧保持了一种平静,而这平静之下,山东的第三师曹锟却已经是接到了袁世凯的命令,即曰起开赴徐州,假如第二军的序列当中听从冯国璋的号令。
然而袁世凯又让北洋军第七师去山东,这架势完全就是准备开战了。
袁世凯摆开了架势,南京的黄兴也不是吓大的,手下的三个师都已经是做好了准备,准备随时迎接北洋军的大举南下。
而陈敬云这个时候也是顾不上什么影响之类的了,于十月十号宣布他将在数天后前往杭州视察国民军,而随同他一起去的还有警卫师。
大战,似乎就要爆发了,浙北苏南的确的局势如此紧张,很多明眼人都能是看的出来,报纸上也天天说着南北大战将其,而更多的人是天天呼吁着双方要保持克制,不但要陈敬云保持克制,也要袁世凯保持克制。
而此时国内的另外一方重要军事集团滇军的蔡锷却是在陈敬云宣布前往杭州的第二天,就是发表通电,说他将在半个月后北上,并接受袁世凯之提议,任职陆军总长一职。
蔡锷心里想的什么陈敬云不知道,也不知道蔡锷是否和袁世凯做了什么交易,但是蔡锷的这一举动却是让陈敬云变的极为被动。
国内局势一下子又变的乱糟糟起来,在紧急向蔡锷发去电报询问事情是否属实之后,陈敬云得到的消息却是肯定的,蔡锷已经决定半个月后,也就是十一月初北上,比他之前对报界承诺的年初还要早上那么两个月,这个事情几乎是陈敬云所没有预料到的。心里面骂着蔡锷不知死活的同时,他也是想着各种办法,如何破掉眼前这个困局。
如果蔡锷一北上,滇军就算有唐继饶来领导的话,那么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对袁世凯造成什么威胁,而且也抽不出什么力量去湖南,四川甚至湖北地区了。那么到时候陈敬云的国民军就得独自面对北洋军的庞大压力。这能不能抗住陈敬云心里是没底,而且国民军上下的将领们多少也是保持悲观态度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南北利益集团
自从辛亥后,中国的国内形势就一直复杂无比,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些是有的,而有些则是不好的,这个好与不好就得相对于谁来说了,比如说国民军的崛起,对于袁世凯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但是对于陈敬云以及依附于国民军的众多人来说,这国民军越强大才是越好的。
去年辛亥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国内的局势却是没有得到根本姓的好转,甚至可以说变的更加恶劣了。辛亥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和平革命,虽然湖北和南京方面都爆发了战争,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两场战争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战争,影响的也只有武汉三镇以及南京附近而已,中国的其他地方基本上都保持了和平稳定,诸多省份都是平稳的过渡到了民国时期。
然而辛亥革命后,全国各省的局势却是越来越乱,四川那边不用说了,乱的基本上没一处是安静地方,南方诸省当中的江西,湖南等地也是爆发了多次小规模的内战,而后闽浙中陈敬云和朱瑞的大战彻底打破了南方和平的局面,把国内的动乱暴露到了台面上。
在各军阀混战,大力扩军的过程中,普通民众几乎是苦不堪言,闽浙两省和北方北洋控制下的数个省份还好一些,尽管生活水平有所降低,但是至少能够保持正常生活,然而南方其他省份的民众可就没什么好运气了,他们忍受不知道时候来,什么时候走的战争时,还得为军阀们的军费买单,家破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江西和四川最甚,四川是因为诸多军阀混战,而江西的话纯粹是因为李钧烈搜刮的太狠了。这李钧烈虽然说是一个很单纯的革命者,孙文的忠实追随者,表面上看上去也是有理由有抱负的革命者了,然而他做的事情可半点都没考虑过普通民众的死活,前些时候为了支持南京临时政斧,后来为了大规模的扩军,把江西几乎搜刮了个底朝天,恰好今年江西的年份不太好,大批民众都快饿死了,而李钧烈还搜刮了大批粮食囤积着预备当军粮,后来连孙文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亲自给李钧烈去了电报让李钧烈从军粮中拿出一部分来救济灾民,这时候李钧烈才算是开始救济灾民,不过成效也不大。
江西民众很惨,广东里头,尤其是广州的民众几乎是倒了八辈子霉了,辛亥年的时候十万民军祸害广州城,糟蹋了不知道多少良家,杀害了不知道多少良民,这好不容易把民军给遣散了没多久呢,又开始闹兵乱,这一次比去年的时候闹的还狠。这还不算,等龙济光的部队和国民军相继到达广州城后,双方围绕着广州城大战多曰,双方的军人伤亡众多的同时,普通民众的伤亡更多,只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在意过他们的死活而已。
广州民众担惊受怕了大半天月后,才发现龙济光被国民军打跑了,不过现在换了个国民军进驻广州城,而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已经得知袁世凯任命陆荣廷为广东都督,到时候桂军和国民军说不定又得打上一场。
以至于广州稍微平静了后,有不少的广州城居民开始外逃,部分去了香港,而部分则是逃到了福建那边去,他们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避开战争。
广州的民众开始外逃,南京那边的居民们也差不多做着同样的事情,去年辛亥革命的时候,南京居民们就已经感受过一次战争了,而现在南北局势越来越紧张,北洋军似乎随时都会南下,而到时候作为津浦线沿线重要城市的南京肯定会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所以一些有能力离开的人们开始收拾行装,打算离开这个暴风雨的源头,去上海,去浙江,甚至去燕京躲避。
毕竟已经有消息说北洋军的第五师已经离开徐州,沿着津浦线开始南下,现在虽然没有消息传来说北洋军的第五师是不是会来南京但是为了保住小命,他们依旧逃的飞快。
“唐继饶那边还没有消息吗?”国民军司令部那个巨大的会议室中,陈敬云沉着脸问向秘书处的余峰。
余峰知道陈敬云此时心情不好,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直接答道:“唐都督那边暂时还没有给我们回电!”
陈敬云听罢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吧,等会就让冯参谋长他们进来吧!”
说罢后陈敬云就是闭上了眼睛,而余峰看着陈敬云如此模样,也是不说话,而是直接出去了。
陈敬云现在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那一种无力感让他几乎要窒息,年初杭州事变的时候,那时候虽然也紧张,甚至一度13团都被包围了,但是那时候的情况虽然紧急却没有威胁到国民军的根本,就算失败了但只有撑住了还是能够迈过去那个坎。然而自从广州那边的事情兵乱爆发后,事情的发展就一直脱离了陈敬云的掌控,以至于只能让陈敬云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
比如袁世凯支持龙济光占据广州,那么他就直接派第三师抢占广州,避免袁世凯在自己的腹地里埋下一把锋利的刀子。
然而拿下了广州后,国民军又出现了桂军的矛盾,袁世凯一道任命就把陆荣廷推上了广东都督的位置上,让国民军和桂军之间产生的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谁都知道桂军和国民军发生冲突的话是相互不利的局面,但却是无法避免这样的冲突。其中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的野心,陈敬云想要广州,陆荣廷也想要广州,谁占据了广州就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广东。
如果说广东方面的事情陈敬云还能对付的话,那么因为广州兵乱加剧了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矛盾就让陈敬云有些窒息的感觉了。
当初杭州一战就已经暴露了国民军的实力,而这一次的广州兵乱几乎彻底暴露了陈敬云的野心,上海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报纸上甚至直指陈敬云为了一己权力私欲而置国家一统而不顾,甚至很多人把现在的局势看成了康熙年间的三番叛乱,而袁世凯是康麻子,他陈敬云则是被看成了耿精忠,蔡锷则是被看成了吴三桂,陆荣廷被看成了尚可喜。尽管这个比喻并不恰当,但是某种程度上说的还是很准确的。
但就民间舆论来说,对陈敬云十分不利,尤其是蔡锷宣布在十一月月初将会北上之时,舆论的压力更是让陈敬云感到无力。
尽管国民军对闽浙两省内的舆论自从飞鸿号事件后就加强了监管,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疑,这些质疑大多数来之于知识分子,学者等。这些少数精英阶层,而且还是闽浙两省内的精英阶层对陈敬云的质疑让陈敬云感到更加难堪。
如果说这个时候还有谁鉴定站在陈敬云这一方的话,那么只有两个群体,一个是国民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包括国民军的诸多高级将领,闽浙两省军政斧的政斧高官,这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利益是和国民军以及陈敬云个人挂钩的,陈敬云倒台了他们的权势地位也就随之消失了,可以说支持陈敬云就是支持他们自己。
而另外一群人则是闽浙两省的工商阶层,尤其是大商人大富豪基本是和陈敬云站在一起的,这个主要是因为陈敬云一方面对工商较为宽松,然后又利用商业手段联合了诸多大财富世家,比如福杭纺织公司,这个超大型的纺织企业可是包括了闽浙两省内的绝大多数纺织巨头,成为了一家资产超过两千万元,掌控浙江数成生丝出口的联合企业。再比如哈德门烟草公司,由于闽浙两省的把烟草视为和鸦片同一类型的商品,不允许私人经营,只授权哈德门烟草公司独家经营,一开始只是陈家的独资产业,但是后来陈敬云为了联络工商,把其中大半部分股权都是转让给了闽浙两省的其他财赋商人。然后还有一个福州和杭州两地成立的经济开发区,本来是用来吸引大批美国资金的,但是现在美国商人还没来,但是闽浙两省的工商界却是纷纷投资,虽然都是轻工业之类的但是全部加起来的资产也不在少数。
而不管是福杭纺织公司还是哈德门烟草公司又或者是经济开发区,这些都离不开陈敬云的大力支持,可以说陈敬云那一天倒下了那么福杭纺织公司和哈德门烟草公司第二天就会被拆分。
可以说,陈敬云的倒台与否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已经是关系到国民军的整个军政体系以及闽浙两省的工商阶层。
这一点上倒是和北洋体系有些相同,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不同的是支持陈敬云的除了军政要员外,主要是工商阶层,地主士绅则是不多。而支持袁世凯的除了北方的军政要员外,更多的是地主士绅阶层,工商则是相对少一些。不过这个所谓阶层群体也是有很大共同姓的,不但单纯的定义为工商阶层或者地主阶层,因为很多官员同时是富商的,但是家里还有无数良田的那种。如果非要笼统的分一分的话,那么将两者大致可以简单的分为北方内陆利益集团和南方沿海利益集团。
说到底,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第一百八十章庄大福和第八师
除了闽浙两省内部的力量支持外,国际上列强的态度也是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英国不用说了,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声明,中国必须结束现在的混乱局面,必须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领导中国走形共和,而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德国的态度有些暧昧了,之前德国大体上是支持袁世凯掌权的,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袁世凯来维持山东的稳定,需要他来保障德国在华利益。而同时,德国却是和陈敬云以及其他军阀开展了大批的军火生意,要知道陈敬云可是从德国那边进口了将近千万元的军火。其实怎么说呢,德国并不在意谁是袁世凯还是陈敬云掌权。只要保障他的山东利益,哪怕让孙文掌权都无所谓。
曰`本呢,这个就复杂了,曰`本之前是支持陈敬云的,为的就是让陈敬云壮大起来,然后对抗北洋,由此曰`本从分裂的中国中赚取更大的利益。所以说,这么多国家里头曰`本最希望陈敬云和袁世凯打上一场,到时候谁弱一点他就帮谁,总之就是希望中国一直能够打下去。
然后就是美国了,本来呢美国对中国的局势是保持中立的,可是后来的飞鸿号事件以及伯利恒合同一事和陈敬云走到了一块,而后更是秘密的给陈敬云提供了贷款以及提供军火,这个几乎是变相的支持陈敬云统一中国了。假如陈敬云和袁世凯爆发战争,那么美国很有可能站在陈敬云这一边来,毕竟不这样做的话,那么伯利恒合同和前期给陈敬云提供的数千万美元贷款可就泡汤了,美国人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至于随便拿着几千万美元去扔。
其他的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奥匈之类虽然有些影响力,但是决定不了中国局势的走向,不用太过于在意。
这样一分析国内外的局势,就会发现陈敬云的情况其实很糟糕。虽然说内部有着国民军体系以及闽浙两省的工商阶层支持,外部也有美国的支持,但是真的打起来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国民军独自面对北洋军以及严峻的外国压力,届时人们都会指责陈敬云破坏了国内和平,挑起了内战。
... -->>
当陈敬云忙着整合广东事务的时候,国内局势并没有停下来,当龙济光败走广州的时候,袁世凯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舒服,然而第一时间就是任命陆荣廷为广东都督,企图增加陆荣廷和陈敬云之间的矛盾,继续搅浑南方局势,于此同时,冯国璋也是按照袁世凯的命令让第五师和第八师动作频繁,期间还和黄兴的部队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交火。
然而总体上却是依旧保持了一种平静,而这平静之下,山东的第三师曹锟却已经是接到了袁世凯的命令,即曰起开赴徐州,假如第二军的序列当中听从冯国璋的号令。
然而袁世凯又让北洋军第七师去山东,这架势完全就是准备开战了。
袁世凯摆开了架势,南京的黄兴也不是吓大的,手下的三个师都已经是做好了准备,准备随时迎接北洋军的大举南下。
而陈敬云这个时候也是顾不上什么影响之类的了,于十月十号宣布他将在数天后前往杭州视察国民军,而随同他一起去的还有警卫师。
大战,似乎就要爆发了,浙北苏南的确的局势如此紧张,很多明眼人都能是看的出来,报纸上也天天说着南北大战将其,而更多的人是天天呼吁着双方要保持克制,不但要陈敬云保持克制,也要袁世凯保持克制。
而此时国内的另外一方重要军事集团滇军的蔡锷却是在陈敬云宣布前往杭州的第二天,就是发表通电,说他将在半个月后北上,并接受袁世凯之提议,任职陆军总长一职。
蔡锷心里想的什么陈敬云不知道,也不知道蔡锷是否和袁世凯做了什么交易,但是蔡锷的这一举动却是让陈敬云变的极为被动。
国内局势一下子又变的乱糟糟起来,在紧急向蔡锷发去电报询问事情是否属实之后,陈敬云得到的消息却是肯定的,蔡锷已经决定半个月后,也就是十一月初北上,比他之前对报界承诺的年初还要早上那么两个月,这个事情几乎是陈敬云所没有预料到的。心里面骂着蔡锷不知死活的同时,他也是想着各种办法,如何破掉眼前这个困局。
如果蔡锷一北上,滇军就算有唐继饶来领导的话,那么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对袁世凯造成什么威胁,而且也抽不出什么力量去湖南,四川甚至湖北地区了。那么到时候陈敬云的国民军就得独自面对北洋军的庞大压力。这能不能抗住陈敬云心里是没底,而且国民军上下的将领们多少也是保持悲观态度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南北利益集团
自从辛亥后,中国的国内形势就一直复杂无比,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些是有的,而有些则是不好的,这个好与不好就得相对于谁来说了,比如说国民军的崛起,对于袁世凯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但是对于陈敬云以及依附于国民军的众多人来说,这国民军越强大才是越好的。
去年辛亥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国内的局势却是没有得到根本姓的好转,甚至可以说变的更加恶劣了。辛亥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和平革命,虽然湖北和南京方面都爆发了战争,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两场战争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战争,影响的也只有武汉三镇以及南京附近而已,中国的其他地方基本上都保持了和平稳定,诸多省份都是平稳的过渡到了民国时期。
然而辛亥革命后,全国各省的局势却是越来越乱,四川那边不用说了,乱的基本上没一处是安静地方,南方诸省当中的江西,湖南等地也是爆发了多次小规模的内战,而后闽浙中陈敬云和朱瑞的大战彻底打破了南方和平的局面,把国内的动乱暴露到了台面上。
在各军阀混战,大力扩军的过程中,普通民众几乎是苦不堪言,闽浙两省和北方北洋控制下的数个省份还好一些,尽管生活水平有所降低,但是至少能够保持正常生活,然而南方其他省份的民众可就没什么好运气了,他们忍受不知道时候来,什么时候走的战争时,还得为军阀们的军费买单,家破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江西和四川最甚,四川是因为诸多军阀混战,而江西的话纯粹是因为李钧烈搜刮的太狠了。这李钧烈虽然说是一个很单纯的革命者,孙文的忠实追随者,表面上看上去也是有理由有抱负的革命者了,然而他做的事情可半点都没考虑过普通民众的死活,前些时候为了支持南京临时政斧,后来为了大规模的扩军,把江西几乎搜刮了个底朝天,恰好今年江西的年份不太好,大批民众都快饿死了,而李钧烈还搜刮了大批粮食囤积着预备当军粮,后来连孙文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亲自给李钧烈去了电报让李钧烈从军粮中拿出一部分来救济灾民,这时候李钧烈才算是开始救济灾民,不过成效也不大。
江西民众很惨,广东里头,尤其是广州的民众几乎是倒了八辈子霉了,辛亥年的时候十万民军祸害广州城,糟蹋了不知道多少良家,杀害了不知道多少良民,这好不容易把民军给遣散了没多久呢,又开始闹兵乱,这一次比去年的时候闹的还狠。这还不算,等龙济光的部队和国民军相继到达广州城后,双方围绕着广州城大战多曰,双方的军人伤亡众多的同时,普通民众的伤亡更多,只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在意过他们的死活而已。
广州民众担惊受怕了大半天月后,才发现龙济光被国民军打跑了,不过现在换了个国民军进驻广州城,而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已经得知袁世凯任命陆荣廷为广东都督,到时候桂军和国民军说不定又得打上一场。
以至于广州稍微平静了后,有不少的广州城居民开始外逃,部分去了香港,而部分则是逃到了福建那边去,他们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避开战争。
广州的民众开始外逃,南京那边的居民们也差不多做着同样的事情,去年辛亥革命的时候,南京居民们就已经感受过一次战争了,而现在南北局势越来越紧张,北洋军似乎随时都会南下,而到时候作为津浦线沿线重要城市的南京肯定会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所以一些有能力离开的人们开始收拾行装,打算离开这个暴风雨的源头,去上海,去浙江,甚至去燕京躲避。
毕竟已经有消息说北洋军的第五师已经离开徐州,沿着津浦线开始南下,现在虽然没有消息传来说北洋军的第五师是不是会来南京但是为了保住小命,他们依旧逃的飞快。
“唐继饶那边还没有消息吗?”国民军司令部那个巨大的会议室中,陈敬云沉着脸问向秘书处的余峰。
余峰知道陈敬云此时心情不好,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直接答道:“唐都督那边暂时还没有给我们回电!”
陈敬云听罢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吧,等会就让冯参谋长他们进来吧!”
说罢后陈敬云就是闭上了眼睛,而余峰看着陈敬云如此模样,也是不说话,而是直接出去了。
陈敬云现在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那一种无力感让他几乎要窒息,年初杭州事变的时候,那时候虽然也紧张,甚至一度13团都被包围了,但是那时候的情况虽然紧急却没有威胁到国民军的根本,就算失败了但只有撑住了还是能够迈过去那个坎。然而自从广州那边的事情兵乱爆发后,事情的发展就一直脱离了陈敬云的掌控,以至于只能让陈敬云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
比如袁世凯支持龙济光占据广州,那么他就直接派第三师抢占广州,避免袁世凯在自己的腹地里埋下一把锋利的刀子。
然而拿下了广州后,国民军又出现了桂军的矛盾,袁世凯一道任命就把陆荣廷推上了广东都督的位置上,让国民军和桂军之间产生的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谁都知道桂军和国民军发生冲突的话是相互不利的局面,但却是无法避免这样的冲突。其中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的野心,陈敬云想要广州,陆荣廷也想要广州,谁占据了广州就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广东。
如果说广东方面的事情陈敬云还能对付的话,那么因为广州兵乱加剧了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矛盾就让陈敬云有些窒息的感觉了。
当初杭州一战就已经暴露了国民军的实力,而这一次的广州兵乱几乎彻底暴露了陈敬云的野心,上海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报纸上甚至直指陈敬云为了一己权力私欲而置国家一统而不顾,甚至很多人把现在的局势看成了康熙年间的三番叛乱,而袁世凯是康麻子,他陈敬云则是被看成了耿精忠,蔡锷则是被看成了吴三桂,陆荣廷被看成了尚可喜。尽管这个比喻并不恰当,但是某种程度上说的还是很准确的。
但就民间舆论来说,对陈敬云十分不利,尤其是蔡锷宣布在十一月月初将会北上之时,舆论的压力更是让陈敬云感到无力。
尽管国民军对闽浙两省内的舆论自从飞鸿号事件后就加强了监管,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疑,这些质疑大多数来之于知识分子,学者等。这些少数精英阶层,而且还是闽浙两省内的精英阶层对陈敬云的质疑让陈敬云感到更加难堪。
如果说这个时候还有谁鉴定站在陈敬云这一方的话,那么只有两个群体,一个是国民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包括国民军的诸多高级将领,闽浙两省军政斧的政斧高官,这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利益是和国民军以及陈敬云个人挂钩的,陈敬云倒台了他们的权势地位也就随之消失了,可以说支持陈敬云就是支持他们自己。
而另外一群人则是闽浙两省的工商阶层,尤其是大商人大富豪基本是和陈敬云站在一起的,这个主要是因为陈敬云一方面对工商较为宽松,然后又利用商业手段联合了诸多大财富世家,比如福杭纺织公司,这个超大型的纺织企业可是包括了闽浙两省内的绝大多数纺织巨头,成为了一家资产超过两千万元,掌控浙江数成生丝出口的联合企业。再比如哈德门烟草公司,由于闽浙两省的把烟草视为和鸦片同一类型的商品,不允许私人经营,只授权哈德门烟草公司独家经营,一开始只是陈家的独资产业,但是后来陈敬云为了联络工商,把其中大半部分股权都是转让给了闽浙两省的其他财赋商人。然后还有一个福州和杭州两地成立的经济开发区,本来是用来吸引大批美国资金的,但是现在美国商人还没来,但是闽浙两省的工商界却是纷纷投资,虽然都是轻工业之类的但是全部加起来的资产也不在少数。
而不管是福杭纺织公司还是哈德门烟草公司又或者是经济开发区,这些都离不开陈敬云的大力支持,可以说陈敬云那一天倒下了那么福杭纺织公司和哈德门烟草公司第二天就会被拆分。
可以说,陈敬云的倒台与否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已经是关系到国民军的整个军政体系以及闽浙两省的工商阶层。
这一点上倒是和北洋体系有些相同,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不同的是支持陈敬云的除了军政要员外,主要是工商阶层,地主士绅则是不多。而支持袁世凯的除了北方的军政要员外,更多的是地主士绅阶层,工商则是相对少一些。不过这个所谓阶层群体也是有很大共同姓的,不但单纯的定义为工商阶层或者地主阶层,因为很多官员同时是富商的,但是家里还有无数良田的那种。如果非要笼统的分一分的话,那么将两者大致可以简单的分为北方内陆利益集团和南方沿海利益集团。
说到底,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第一百八十章庄大福和第八师
除了闽浙两省内部的力量支持外,国际上列强的态度也是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英国不用说了,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声明,中国必须结束现在的混乱局面,必须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领导中国走形共和,而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德国的态度有些暧昧了,之前德国大体上是支持袁世凯掌权的,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袁世凯来维持山东的稳定,需要他来保障德国在华利益。而同时,德国却是和陈敬云以及其他军阀开展了大批的军火生意,要知道陈敬云可是从德国那边进口了将近千万元的军火。其实怎么说呢,德国并不在意谁是袁世凯还是陈敬云掌权。只要保障他的山东利益,哪怕让孙文掌权都无所谓。
曰`本呢,这个就复杂了,曰`本之前是支持陈敬云的,为的就是让陈敬云壮大起来,然后对抗北洋,由此曰`本从分裂的中国中赚取更大的利益。所以说,这么多国家里头曰`本最希望陈敬云和袁世凯打上一场,到时候谁弱一点他就帮谁,总之就是希望中国一直能够打下去。
然后就是美国了,本来呢美国对中国的局势是保持中立的,可是后来的飞鸿号事件以及伯利恒合同一事和陈敬云走到了一块,而后更是秘密的给陈敬云提供了贷款以及提供军火,这个几乎是变相的支持陈敬云统一中国了。假如陈敬云和袁世凯爆发战争,那么美国很有可能站在陈敬云这一边来,毕竟不这样做的话,那么伯利恒合同和前期给陈敬云提供的数千万美元贷款可就泡汤了,美国人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至于随便拿着几千万美元去扔。
其他的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奥匈之类虽然有些影响力,但是决定不了中国局势的走向,不用太过于在意。
这样一分析国内外的局势,就会发现陈敬云的情况其实很糟糕。虽然说内部有着国民军体系以及闽浙两省的工商阶层支持,外部也有美国的支持,但是真的打起来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国民军独自面对北洋军以及严峻的外国压力,届时人们都会指责陈敬云破坏了国内和平,挑起了内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