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格,听说于家已经打点好了,这次肯定让于宗远中举。
武举不同于文官的科举考试,考试的严肃性一般,除了前面几名可以保证真才实学之外,后面几名不少都是营私舞弊的卫所军将后代。
对于苏泽送自己这么大的恩情,于二公子自然是千恩万谢,唯一遗憾的就是在武举之前他要去福州府的福州左卫报道了。
和苏泽依依惜别,于宗远将南平城内的店铺全部委托给苏泽,带着姬妾和钱财珍宝,向着福州城而去。
解决了熊家诉讼的问题,苏泽对于蔡家的办法就是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今年延平府的夏粮没有征收齐全,朝廷也没有因为闹倭寇优免福建的夏粮,方知府在知府衙门里发愁,这个消息通过林显扬传到了苏泽的耳朵里。
大明朝的夏秋二粮的征收,并不是要第一时间交足的。
就以夏粮为例,夏粮各省根据粮食成熟的时间有所差异,基本上是八月开始收获征收。
八月完成夏粮征收全年任务的八成就算是合格,接下来的三个月中,也就是十一月前将剩下的两成交上来,那征税的考成就可以算是合格了。
大明朝对于官员考成,第一看中的征税,所以每一任官员最头疼的就是粮食征不够的问题。
方知府新到任的知府,夏粮征收是他的重点工作,但是今年延平府的夏粮还差不少。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倭寇是在夏粮收获的时候围攻的沙县,让沙县粮食歉收,影响了整个延平府的征粮工作。
若是缺口小一点,府衙用公帑去买点粮食补上也就算了,但是今年的缺口特别大,府衙又因为倭寇用了不少钱,根本没能力补上这个窟窿。
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苏泽果断出手了。
还是通过方若兰,苏泽向方知府提出了“借蔡家人头一用”的计划。
之所以选择蔡家,是因为蔡家的名声在延平府已经臭了,所有豪强大族都在和蔡家做切割,对蔡家动手不会引起整个乡绅阶层的联手反抗。
一个好名声,在你落难的时候不一定有人会帮你,但是肯定不会有人落井下石。
一个坏名声,在落难的时候肯定没人帮,还会有一堆人在旁边鼓掌叫好。
蔡家的坏名声,让他成了方知府为了补足夏粮缺额,选择动手宰杀的肥羊。
而蔡家那些田产买卖资料,都是苏泽让林显达在县衙笔架阁查的。
笔架阁是县衙存放档案文书过往公文的地方,自然也包括了全县的田产买卖的备案合同。
田产过户之后,需要在官府盖章获得红契,而官府也会将买卖双方的资料和购买土地的面积位置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就是来年税吏去征税的计税依据,同时也是过户备案资料,防止双方再为土地问题纠缠。
林显达将这几十年蔡家购买田地的档案资料全部翻出来,苏泽让熊五带人一个一个的去找原来的卖家,有些卖家本人都已经不在了,再找他们的子孙。
这样一查,果然当年蔡家为了避税和压低地价,少报了购买土地的面积。
正在为夏粮缺口问题发愁的方知府,在从女儿那边听到“建议”之后,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苏泽也观摩到了一名知府要对付士绅的雷霆手段。
不得不说,父母官的能量还是很大的。
如果方知府要对付整个延平府的士绅,比如给所有地主加派费用,那肯定会遭遇到联手抵抗。
但是方知府要对付的是士绅中的一员,还是名声最臭的蔡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延平府的大族全部都袖手旁观,眼看着方知府施展手段。
苏泽安排的原告到了县衙,被县衙拒了诉讼请求之后,方知府立刻用府衙的权限,将诉讼揽到了府衙中。
紧接着受理并案,让所有原告写下状纸,然后一并送到了蔡府。
蔡家还准备争辩,府衙李通判就亲自带领户房渠房全体出动,将蔡员外两座庄园的土地清丈了一遍。
结果自然是不必说了,蔡家田庄和南平县衙田册上的记录比对,隐瞒了近半数土地。
这下案子就已经坐实了,蔡家不仅仅是买卖土地的纠纷,还涉及偷税漏税的问题。
蔡员外是致仕官员,有官身在不好拘拿,府衙立刻将给蔡员外做抱告的状师方镜抓紧了府衙大牢。(前文勘误,方镜没有功名)
方镜不过是个文弱读书人,又哪里挨得过府衙的监牢,很快就将蔡家田产上的问题全部交代,顺便将他这些年给方家做的赃事都抖的干干净净。
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熊家的案子。
这下子方知府也不客气了,直接开始重审这些案子。
一些案子都是之前才犯的,人证物证也都还在,熊岳的案子主使蔡帮壮虽然死了,但是给蔡帮壮搬运尸体的赌坊伙计还在县衙牢房里,案件审理根本没有费多大力气。
方知府向南京吏部和福建提学衙门行文,请求革去蔡员外的官身和功名,然后迅速将蔡家控制起来。
在这么一连串的连环巴掌下,蔡员外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甚至连帮他营救说情的人还没接到消息,案子已经做成了铁案。
延平府所有人都明白,蔡家完了。
只要等到南京吏部的公文下来,蔡员外就没有官身护佑,就要被抓捕下狱了。
而为了补足历年来隐瞒田亩而欠缴的税款,蔡家不得不开始变卖田产。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格,听说于家已经打点好了,这次肯定让于宗远中举。
武举不同于文官的科举考试,考试的严肃性一般,除了前面几名可以保证真才实学之外,后面几名不少都是营私舞弊的卫所军将后代。
对于苏泽送自己这么大的恩情,于二公子自然是千恩万谢,唯一遗憾的就是在武举之前他要去福州府的福州左卫报道了。
和苏泽依依惜别,于宗远将南平城内的店铺全部委托给苏泽,带着姬妾和钱财珍宝,向着福州城而去。
解决了熊家诉讼的问题,苏泽对于蔡家的办法就是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今年延平府的夏粮没有征收齐全,朝廷也没有因为闹倭寇优免福建的夏粮,方知府在知府衙门里发愁,这个消息通过林显扬传到了苏泽的耳朵里。
大明朝的夏秋二粮的征收,并不是要第一时间交足的。
就以夏粮为例,夏粮各省根据粮食成熟的时间有所差异,基本上是八月开始收获征收。
八月完成夏粮征收全年任务的八成就算是合格,接下来的三个月中,也就是十一月前将剩下的两成交上来,那征税的考成就可以算是合格了。
大明朝对于官员考成,第一看中的征税,所以每一任官员最头疼的就是粮食征不够的问题。
方知府新到任的知府,夏粮征收是他的重点工作,但是今年延平府的夏粮还差不少。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倭寇是在夏粮收获的时候围攻的沙县,让沙县粮食歉收,影响了整个延平府的征粮工作。
若是缺口小一点,府衙用公帑去买点粮食补上也就算了,但是今年的缺口特别大,府衙又因为倭寇用了不少钱,根本没能力补上这个窟窿。
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苏泽果断出手了。
还是通过方若兰,苏泽向方知府提出了“借蔡家人头一用”的计划。
之所以选择蔡家,是因为蔡家的名声在延平府已经臭了,所有豪强大族都在和蔡家做切割,对蔡家动手不会引起整个乡绅阶层的联手反抗。
一个好名声,在你落难的时候不一定有人会帮你,但是肯定不会有人落井下石。
一个坏名声,在落难的时候肯定没人帮,还会有一堆人在旁边鼓掌叫好。
蔡家的坏名声,让他成了方知府为了补足夏粮缺额,选择动手宰杀的肥羊。
而蔡家那些田产买卖资料,都是苏泽让林显达在县衙笔架阁查的。
笔架阁是县衙存放档案文书过往公文的地方,自然也包括了全县的田产买卖的备案合同。
田产过户之后,需要在官府盖章获得红契,而官府也会将买卖双方的资料和购买土地的面积位置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就是来年税吏去征税的计税依据,同时也是过户备案资料,防止双方再为土地问题纠缠。
林显达将这几十年蔡家购买田地的档案资料全部翻出来,苏泽让熊五带人一个一个的去找原来的卖家,有些卖家本人都已经不在了,再找他们的子孙。
这样一查,果然当年蔡家为了避税和压低地价,少报了购买土地的面积。
正在为夏粮缺口问题发愁的方知府,在从女儿那边听到“建议”之后,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苏泽也观摩到了一名知府要对付士绅的雷霆手段。
不得不说,父母官的能量还是很大的。
如果方知府要对付整个延平府的士绅,比如给所有地主加派费用,那肯定会遭遇到联手抵抗。
但是方知府要对付的是士绅中的一员,还是名声最臭的蔡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延平府的大族全部都袖手旁观,眼看着方知府施展手段。
苏泽安排的原告到了县衙,被县衙拒了诉讼请求之后,方知府立刻用府衙的权限,将诉讼揽到了府衙中。
紧接着受理并案,让所有原告写下状纸,然后一并送到了蔡府。
蔡家还准备争辩,府衙李通判就亲自带领户房渠房全体出动,将蔡员外两座庄园的土地清丈了一遍。
结果自然是不必说了,蔡家田庄和南平县衙田册上的记录比对,隐瞒了近半数土地。
这下案子就已经坐实了,蔡家不仅仅是买卖土地的纠纷,还涉及偷税漏税的问题。
蔡员外是致仕官员,有官身在不好拘拿,府衙立刻将给蔡员外做抱告的状师方镜抓紧了府衙大牢。(前文勘误,方镜没有功名)
方镜不过是个文弱读书人,又哪里挨得过府衙的监牢,很快就将蔡家田产上的问题全部交代,顺便将他这些年给方家做的赃事都抖的干干净净。
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熊家的案子。
这下子方知府也不客气了,直接开始重审这些案子。
一些案子都是之前才犯的,人证物证也都还在,熊岳的案子主使蔡帮壮虽然死了,但是给蔡帮壮搬运尸体的赌坊伙计还在县衙牢房里,案件审理根本没有费多大力气。
方知府向南京吏部和福建提学衙门行文,请求革去蔡员外的官身和功名,然后迅速将蔡家控制起来。
在这么一连串的连环巴掌下,蔡员外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甚至连帮他营救说情的人还没接到消息,案子已经做成了铁案。
延平府所有人都明白,蔡家完了。
只要等到南京吏部的公文下来,蔡员外就没有官身护佑,就要被抓捕下狱了。
而为了补足历年来隐瞒田亩而欠缴的税款,蔡家不得不开始变卖田产。
<divstyle="text-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