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成舟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初秋的早晨,6点50分,我从甘泉新村乘上宝钢专车,又一次踏上去宝钢的路。找一个临窗的位子坐下,我朝窗外观望,只见大路通天,两旁琼楼玉宇,花木葱笼。车子拐进了永和小区,接上最后一批乘客,又匆匆转入沪太路,在宽阔的六车道上疾驰,行进于到宝钢的路。
眼前忽然闪过昨夜的情景。晚饭后散步,遇到老邻居杨阿姨,问起我到宝钢的路怎么走?小孙子考入宝钢技校,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多么好,将来我家也有一个宝钢人!”我也为她暗暗高兴,且颇有感慨,25年前我刚来宝钢的时候,似乎并没有这么兴奋。
1979年9月,我从上棉11厂技校毕业,听老师的话,支援宝钢建设,走上了去宝钢的路。当时我们技校的两个毕业班,共有16位男生,竟然没一人愿意主动报名去宝钢。当然,来宝钢后也看到有深深爱着她的,一次我们乘座的那辆车子驶过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我问:我们的工厂在那里?带队师傅响亮地说:“眼前的这一片就是。今后,这些长庄稼的地方很快就要长钢铁啦!”语气里充满了自豪。远处的打桩机传来咚咚的打桩声,似乎在回应着师傅的话。
班车在六车道上疾驰。
忽然一个急刹车让我回过神来,一位横穿马路的毛头小伙子使大家吃了一惊,好险!车子离人已不到半米。
宝钢建设不也遇到过这种急刹车么?正当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1980年,却传来宝钢要停建的消息,如晴空霹雳,令人无比震惊。有人说,宝钢干的是夕阳工业,得不偿失;有人问:宝钢建在滩涂边,若地基移位,会不会滑到长江里?连全国人大代表也在会上质询宝钢的事。
在疑惑和困顿里颠簸了长长的几年,好不容易盼到宝钢续建的日子。而如此强烈的反差,又是多么地使人心中不平:老同学在市区的棉纺厂,骑自行车20分钟就到厂了;我到郊区的宝钢却要化去约两个小时:先从甘泉新村乘公共汽车向南行,到中山北路,再换乘宝钢专车往北行经过甘泉新村,然后再驶向宝钢。每天路上往返需要四个小时。有时在光新路道口遇火车,真希望我们的专车晚点来,以避免脱班,可专车却来得那么准时。当我紧赶慢赶赶到车站,却眼睁睁地看着它甩尾而行,绝尘而去,心里别提有多么懊丧,只得深深地叹一口气,然后再换三辆公共汽车往厂里赶。
班车在外环线上疾驰。
也曾秋雨潇潇,车站上无遮无盖,斜风细雨,尽管撑着伞,依然淋湿了半身;也曾冬日严寒,车站里无挡无拦,班车抛锚迟到三刻钟,风刀割面,寒气刺骨,耳朵生痛、十指生痛、心也隐隐作痛。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当初服从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重点工程建设,走上去宝钢的路,难道是走错了?
没有人告诉我是对是错,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工友悄悄地离去:小宋走了,小黄走了,小吴也走了,据说他们有“路”羡慕地看着他们一个个辞别宝钢,去闯自己的路。而我没有其他“路”便依旧日复一日地行进在去宝钢的路上。
走的人走了,留的人还留着。我和同事们日夜负重而行,如同江河边上光着膀子弓腰曲背的纤夫,以自己的汗水、热血和忠诚,一步步地拓展着人生的路。走呀走,从迷蒙走向晴朗,从冬天走向春天。
班车在富锦路上疾驰。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过去鳞次栉比的纺织厂、仪表厂,竟如多米诺骨牌般地渐次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楼宇和商场;而未曾被人看好的宝钢却越长越高,越长越大,从一片农田和滩涂,变成钢铁森林、花园工厂。终年树绿,四季花香,麋鹿呼朋,孔雀照影,年年为国家奉献几十个亿,并且自豪地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连外国友人都对此赞不绝口,流连忘返。行路也不再难了,巨龙车变成铆钉车、广客车,二车道变成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不久还将有轻轨便捷地通向宝山,通向宝钢。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在变、宝钢在变、全国都在变。当年技校里的几位老同学也由衷地说:看来到宝钢的路你还真的走对了!
一个转弯,班车在宝钢的三号门外面停下,宝钢到了。看看腕上的手表,7点40分,今天到宝钢用了50分钟。啊,50分钟,我走过了25年到宝钢的路!
初秋的早晨,6点50分,我从甘泉新村乘上宝钢专车,又一次踏上去宝钢的路。找一个临窗的位子坐下,我朝窗外观望,只见大路通天,两旁琼楼玉宇,花木葱笼。车子拐进了永和小区,接上最后一批乘客,又匆匆转入沪太路,在宽阔的六车道上疾驰,行进于到宝钢的路。
眼前忽然闪过昨夜的情景。晚饭后散步,遇到老邻居杨阿姨,问起我到宝钢的路怎么走?小孙子考入宝钢技校,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多么好,将来我家也有一个宝钢人!”我也为她暗暗高兴,且颇有感慨,25年前我刚来宝钢的时候,似乎并没有这么兴奋。
1979年9月,我从上棉11厂技校毕业,听老师的话,支援宝钢建设,走上了去宝钢的路。当时我们技校的两个毕业班,共有16位男生,竟然没一人愿意主动报名去宝钢。当然,来宝钢后也看到有深深爱着她的,一次我们乘座的那辆车子驶过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我问:我们的工厂在那里?带队师傅响亮地说:“眼前的这一片就是。今后,这些长庄稼的地方很快就要长钢铁啦!”语气里充满了自豪。远处的打桩机传来咚咚的打桩声,似乎在回应着师傅的话。
班车在六车道上疾驰。
忽然一个急刹车让我回过神来,一位横穿马路的毛头小伙子使大家吃了一惊,好险!车子离人已不到半米。
宝钢建设不也遇到过这种急刹车么?正当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1980年,却传来宝钢要停建的消息,如晴空霹雳,令人无比震惊。有人说,宝钢干的是夕阳工业,得不偿失;有人问:宝钢建在滩涂边,若地基移位,会不会滑到长江里?连全国人大代表也在会上质询宝钢的事。
在疑惑和困顿里颠簸了长长的几年,好不容易盼到宝钢续建的日子。而如此强烈的反差,又是多么地使人心中不平:老同学在市区的棉纺厂,骑自行车20分钟就到厂了;我到郊区的宝钢却要化去约两个小时:先从甘泉新村乘公共汽车向南行,到中山北路,再换乘宝钢专车往北行经过甘泉新村,然后再驶向宝钢。每天路上往返需要四个小时。有时在光新路道口遇火车,真希望我们的专车晚点来,以避免脱班,可专车却来得那么准时。当我紧赶慢赶赶到车站,却眼睁睁地看着它甩尾而行,绝尘而去,心里别提有多么懊丧,只得深深地叹一口气,然后再换三辆公共汽车往厂里赶。
班车在外环线上疾驰。
也曾秋雨潇潇,车站上无遮无盖,斜风细雨,尽管撑着伞,依然淋湿了半身;也曾冬日严寒,车站里无挡无拦,班车抛锚迟到三刻钟,风刀割面,寒气刺骨,耳朵生痛、十指生痛、心也隐隐作痛。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当初服从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重点工程建设,走上去宝钢的路,难道是走错了?
没有人告诉我是对是错,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工友悄悄地离去:小宋走了,小黄走了,小吴也走了,据说他们有“路”羡慕地看着他们一个个辞别宝钢,去闯自己的路。而我没有其他“路”便依旧日复一日地行进在去宝钢的路上。
走的人走了,留的人还留着。我和同事们日夜负重而行,如同江河边上光着膀子弓腰曲背的纤夫,以自己的汗水、热血和忠诚,一步步地拓展着人生的路。走呀走,从迷蒙走向晴朗,从冬天走向春天。
班车在富锦路上疾驰。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过去鳞次栉比的纺织厂、仪表厂,竟如多米诺骨牌般地渐次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楼宇和商场;而未曾被人看好的宝钢却越长越高,越长越大,从一片农田和滩涂,变成钢铁森林、花园工厂。终年树绿,四季花香,麋鹿呼朋,孔雀照影,年年为国家奉献几十个亿,并且自豪地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连外国友人都对此赞不绝口,流连忘返。行路也不再难了,巨龙车变成铆钉车、广客车,二车道变成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不久还将有轻轨便捷地通向宝山,通向宝钢。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在变、宝钢在变、全国都在变。当年技校里的几位老同学也由衷地说:看来到宝钢的路你还真的走对了!
一个转弯,班车在宝钢的三号门外面停下,宝钢到了。看看腕上的手表,7点40分,今天到宝钢用了50分钟。啊,50分钟,我走过了25年到宝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