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草原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真快,转眼间虚度了人生四十个春秋,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一九九四年,那时我们还是一群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刚刚工作,正赶上文凭热的年代,随着大留也读上了函大,当时的函大是很难读的,每年总要集中学习面授一个月。我们中文面授地点在盟党校(现在的通辽市党校),一年不免要在通辽呆上一个月,和几个自称是文学青年的同学一拍即合,用老师的话话说狗扯羊皮的粘在一起了。
在党校住,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上课坐在一起,形影不离。那天上课下午发现少了一个,起初谁也没有在意,认为是哪个小子偷懒在宿舍里睡大觉。细细看过了才发现林诺不见了,谁也没在意,上课也不差他一个人。
午后的时光很难熬,阵阵的困意袭来,无聊的行政法学,毫无内涵的青年讲师经验不足更是讲的枯燥无味,自然就成了学员的催眠曲。正当大家睡意蒙蒙的时候,林诺流星似的一脸的兴奋的走了进来,一手里拿着一摞子书,那个兴奋劲,也不管讲师讲不讲课,高声的说:“兄弟们,楼下新开了一个书店,快去吧!好书全半价,机会难得,晚了就没了。”我们的睡意全无,大家一哄而散。讲师一看控制不住课堂秩序,也悄悄的跟着下了楼去书店了。
到了楼下一看,原来是广播局楼下的门市房出租给买书的商人,又四五家,他们明天开业,今天下午只是试营业,书全是半价,我记得当时最红火的两家是钟鸣书社和环哲书社。兄弟们上来就是一同挑选,书社一下来了十几个人而显得拥挤不堪,我们这些人可不管这个,就是一通挑选,什么好的坏的,统统拿来,就怕被别人挑选了去。正挑的起劲时,林诺回来了,大声的叫到:“兄弟们环哲的书三折,赶紧的。”大家一听,几个交了钱的全要求退款,弄的老板不知所措,文明几个没有交钱的课就不管那些了,跟着林若就去了环哲书社。
九十年代图书市场刚开放,我们这些人一下就被图书市场放开这股改革的春风熏醉了,环哲不仅三折,还有特价一元两元三元五元的,这对我们这些人意味着什么,能买多少书啊!我们是一本又一本,几个回合下来,囊中羞涩了。正在发愁时,那些退款的上来了,原来老板见这些人买的书多,也给了他们半价,我在他们还没有弄清这里的情况是先下手为强了,马上就向他们借钱。几个人还没有明白的时候钱已经都被我借了去,等他们明白时我早就抱着书回到了宿舍。而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没有了钱的家伙竟然把讲师给洗劫了,他跟着大家下楼后,原本是看看,结果被这些小子看上了,口袋里的五百余元钱,全被这些小子给买了书,自己一本没买到。九十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还是很单调,单调得就是一片文化沙漠。想获得什么知识,书是我们唯一的工具,除了书,其他的就无从下手。那时期工薪阶层的收入十分低,大多数人是舍不得花钱买书的。半价,简直就是上帝对我们的恩赐,我们每人买了四五百元的书,一下子就买了自己多年来想买的书。直到口袋里只剩下几角钱,兄弟们和我一样,囊中羞涩了,几个人一想,就把钱集中在一起,又买了几本这才悻悻的回到了宿舍。满载而归的喜悦之后全傻了,因为大家没有了吃饭钱,那时候都没有成家,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态势,也顾不得许多了。我工作得比较早,十六岁就工作了,收入颇丰花销较少积累较多,拿出来自己的存折悄悄的去取钱了,生怕兄弟们借款而失去买书的机遇。不免在他们面前诉尽苦衷,他们也知道我母亲去世早,一个弟弟读大学需要我帮助,不是的送我一本两本的。那个学期下来,我一下就拥有了五百八十本书,成了全体师生中最多的人。
半个月的时间里,文明几乎是在这几家书社里过的,文明这些青年人都是有着共同的爱好才走到一起来的,不免要一起去店的。那次去书社,我们看到两个中年人在哪里高谈阔论,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他们两人是两个书店的老板,后来才知道一个是郑竹青一个是苑乃林。听着他们两人的高谈阔论,林诺悄悄的说:“那个郑竹青的老婆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弄不好比咱们都小,长得挺漂亮的,是他的小老婆。”“小老婆,你见过啊?这事你最上心了。”几个人数落着林诺,弄得林诺就怕文明的声音大了被人家听见。我的感觉是苑乃林是一个知识型的商人,很容易接近。他的经营理念在当时是很独特的,1994年,扔掉铁饭碗,已经下海卖服装、搞五金、倒腾粮食摸爬滚打2年,苑乃林一头撞进了书业,一下子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征程。苑乃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在买书难的日子里,看遍天下书是他美好的理想。终于有了一个机会,除了自己看书,还能让喜欢书的人都有机会买到书,给他带来一种与其它生意不同的特别的成就感。
去常了我发现书社里常常有一个班里的女同学在那里静静的拿着本书看,她总是听我们几个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时间一长大家自然就熟悉起来。虽然没有太深的交往,每次去书社见不到她还觉得心里挺空的。没有想到后她成了我的妻子。
我们这几个人什么录像厅,电影院,台球室都不爱去,只有这几个小书社才是我们真正的去处,从此大家逃课就有了目标,环哲成了我们的大本营,曾经被大家伙洗劫口袋里的五百余元钱王老师,查点人员时三次亲自到书社去找我们。当然每次他都会把钱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对付这些同龄人是有着足够的经验的。
函大第三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三千八百九十三本书并且经同学的介绍娶一个美丽的媳妇,就在毕业的一年,同学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给我介绍了... -->>
时间真快,转眼间虚度了人生四十个春秋,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一九九四年,那时我们还是一群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刚刚工作,正赶上文凭热的年代,随着大留也读上了函大,当时的函大是很难读的,每年总要集中学习面授一个月。我们中文面授地点在盟党校(现在的通辽市党校),一年不免要在通辽呆上一个月,和几个自称是文学青年的同学一拍即合,用老师的话话说狗扯羊皮的粘在一起了。
在党校住,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上课坐在一起,形影不离。那天上课下午发现少了一个,起初谁也没有在意,认为是哪个小子偷懒在宿舍里睡大觉。细细看过了才发现林诺不见了,谁也没在意,上课也不差他一个人。
午后的时光很难熬,阵阵的困意袭来,无聊的行政法学,毫无内涵的青年讲师经验不足更是讲的枯燥无味,自然就成了学员的催眠曲。正当大家睡意蒙蒙的时候,林诺流星似的一脸的兴奋的走了进来,一手里拿着一摞子书,那个兴奋劲,也不管讲师讲不讲课,高声的说:“兄弟们,楼下新开了一个书店,快去吧!好书全半价,机会难得,晚了就没了。”我们的睡意全无,大家一哄而散。讲师一看控制不住课堂秩序,也悄悄的跟着下了楼去书店了。
到了楼下一看,原来是广播局楼下的门市房出租给买书的商人,又四五家,他们明天开业,今天下午只是试营业,书全是半价,我记得当时最红火的两家是钟鸣书社和环哲书社。兄弟们上来就是一同挑选,书社一下来了十几个人而显得拥挤不堪,我们这些人可不管这个,就是一通挑选,什么好的坏的,统统拿来,就怕被别人挑选了去。正挑的起劲时,林诺回来了,大声的叫到:“兄弟们环哲的书三折,赶紧的。”大家一听,几个交了钱的全要求退款,弄的老板不知所措,文明几个没有交钱的课就不管那些了,跟着林若就去了环哲书社。
九十年代图书市场刚开放,我们这些人一下就被图书市场放开这股改革的春风熏醉了,环哲不仅三折,还有特价一元两元三元五元的,这对我们这些人意味着什么,能买多少书啊!我们是一本又一本,几个回合下来,囊中羞涩了。正在发愁时,那些退款的上来了,原来老板见这些人买的书多,也给了他们半价,我在他们还没有弄清这里的情况是先下手为强了,马上就向他们借钱。几个人还没有明白的时候钱已经都被我借了去,等他们明白时我早就抱着书回到了宿舍。而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没有了钱的家伙竟然把讲师给洗劫了,他跟着大家下楼后,原本是看看,结果被这些小子看上了,口袋里的五百余元钱,全被这些小子给买了书,自己一本没买到。九十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还是很单调,单调得就是一片文化沙漠。想获得什么知识,书是我们唯一的工具,除了书,其他的就无从下手。那时期工薪阶层的收入十分低,大多数人是舍不得花钱买书的。半价,简直就是上帝对我们的恩赐,我们每人买了四五百元的书,一下子就买了自己多年来想买的书。直到口袋里只剩下几角钱,兄弟们和我一样,囊中羞涩了,几个人一想,就把钱集中在一起,又买了几本这才悻悻的回到了宿舍。满载而归的喜悦之后全傻了,因为大家没有了吃饭钱,那时候都没有成家,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态势,也顾不得许多了。我工作得比较早,十六岁就工作了,收入颇丰花销较少积累较多,拿出来自己的存折悄悄的去取钱了,生怕兄弟们借款而失去买书的机遇。不免在他们面前诉尽苦衷,他们也知道我母亲去世早,一个弟弟读大学需要我帮助,不是的送我一本两本的。那个学期下来,我一下就拥有了五百八十本书,成了全体师生中最多的人。
半个月的时间里,文明几乎是在这几家书社里过的,文明这些青年人都是有着共同的爱好才走到一起来的,不免要一起去店的。那次去书社,我们看到两个中年人在哪里高谈阔论,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他们两人是两个书店的老板,后来才知道一个是郑竹青一个是苑乃林。听着他们两人的高谈阔论,林诺悄悄的说:“那个郑竹青的老婆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弄不好比咱们都小,长得挺漂亮的,是他的小老婆。”“小老婆,你见过啊?这事你最上心了。”几个人数落着林诺,弄得林诺就怕文明的声音大了被人家听见。我的感觉是苑乃林是一个知识型的商人,很容易接近。他的经营理念在当时是很独特的,1994年,扔掉铁饭碗,已经下海卖服装、搞五金、倒腾粮食摸爬滚打2年,苑乃林一头撞进了书业,一下子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征程。苑乃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在买书难的日子里,看遍天下书是他美好的理想。终于有了一个机会,除了自己看书,还能让喜欢书的人都有机会买到书,给他带来一种与其它生意不同的特别的成就感。
去常了我发现书社里常常有一个班里的女同学在那里静静的拿着本书看,她总是听我们几个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时间一长大家自然就熟悉起来。虽然没有太深的交往,每次去书社见不到她还觉得心里挺空的。没有想到后她成了我的妻子。
我们这几个人什么录像厅,电影院,台球室都不爱去,只有这几个小书社才是我们真正的去处,从此大家逃课就有了目标,环哲成了我们的大本营,曾经被大家伙洗劫口袋里的五百余元钱王老师,查点人员时三次亲自到书社去找我们。当然每次他都会把钱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对付这些同龄人是有着足够的经验的。
函大第三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三千八百九十三本书并且经同学的介绍娶一个美丽的媳妇,就在毕业的一年,同学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给我介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