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熬鹰航空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两米的直径,而CG-2000发动机长度则是达到了2.5米,这意味着要给这台发动机制造一个直径为2米、高为2.5米机匣。
而增加的重量其实还远远不仅如此,这种发动机还需要制造笨重的内外涵气流掺混器、巨大的发动机尾部整流锥,这些东西加起来的的重量会轻?况且采用了这种技术之后,飞机的翼下吊舱也要进行改进延长,至少的需要把整个发动机的外涵道包裹的住才行。
这种发动机吊舱上的巨大差异,也成为了分辨发动机是否采用该技术的原因。(有兴趣的可以找图片对比一下A340的发动机吊舱和737的发动机吊舱。然后就可以明白这种技术为啥会那么的重了)
所有的系列发动机中,差不多都是为了能大幅度增加推力才给装上了这种东西的,现在要把CG-2000发动机的推力增加到12吨,这已经是到了最后的穷途陌路。只能使用上这种技术才能够行得通,至于说为此要增加更多的重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听到温总师承认了CG-2000系列的最大推力型号要使用这一技术,实现3吨推力跨度,参加会议的众人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办法,而且就算用上了这种技术。最后都还并不一定真的能够达到推力指标。
毕竟是从9吨的方案基础上增加到12吨,这里要跨越的可是高达3吨的推力瓶颈,推力已经是相当于1.5台CG-2000基础型了,光靠这种技术......
“没错,我们为了达到这12吨的推力要求,是一定要采用长涵道混合流喷管技术,它可以很大的提高发动机推力,但光是这一点这不够。考虑到MPC-75在设计的时候留下了很大的翼下空间,想必之后的150-180座改进型也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风扇直径的办法,把发动机的涵道比再继续往上增加,这样才能满足最后的推力要求。”
听到这里,MTU方面是吃了一惊之后又再吃一鲸,之前MTU制造1.45直径的金属风扇已经是到了极限,现在增加风扇直径可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这意味着之前MTU采用实心钛合金直接铣削出叶片的方案是行不通了,毕竟发动机叶片再继续增加长度就意味这重量增加,叶尖的离心力已经超过了风扇盘的承受能力,(原因之前的章节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不多说)强行继续使用老一代的技术是注定不行的,而新的技术MTU是肯定拿不出来。
同样是制造大直径风扇,国际三巨头各有自己的绝活,罗罗的空心叶片、通用/斯奈克玛的复合材料叶片、普惠的超高强度风扇盘加钛合金叶片,这些技术都不是现在的MTU能够做的出来,全部都是三巨头多年经验和长期的大手笔投入才能做出来,同样也是这人家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就MTU一个新人,做不出这种技术也不奇怪,杨辉在温总师提出方案的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半,现在看来嘛.....
但若是不仅仅只考虑MTU的技术能力,把技术的来源再扩大一些,比如这次同样参加了会议的一方:伊夫琴科设计局,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问题方案,这家伙能够设计制造和RB-211同一级别的D18T发动机,那么要提供可以供CG-2000-3使用的大直径风扇同样也可以做到。
反正就现在看来,反正12吨的CG-2000-3发动机上马应该还早,至少都的要等到9吨级别的CG-2000-2发动机设计大概完成之后才会开始,而那应该是95年左右,在此之前将会有充足的时间给MTU去埋头专研,也给了西南科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到乌克兰去搞到这一技术的时间。(未完待续。)
近两米的直径,而CG-2000发动机长度则是达到了2.5米,这意味着要给这台发动机制造一个直径为2米、高为2.5米机匣。
而增加的重量其实还远远不仅如此,这种发动机还需要制造笨重的内外涵气流掺混器、巨大的发动机尾部整流锥,这些东西加起来的的重量会轻?况且采用了这种技术之后,飞机的翼下吊舱也要进行改进延长,至少的需要把整个发动机的外涵道包裹的住才行。
这种发动机吊舱上的巨大差异,也成为了分辨发动机是否采用该技术的原因。(有兴趣的可以找图片对比一下A340的发动机吊舱和737的发动机吊舱。然后就可以明白这种技术为啥会那么的重了)
所有的系列发动机中,差不多都是为了能大幅度增加推力才给装上了这种东西的,现在要把CG-2000发动机的推力增加到12吨,这已经是到了最后的穷途陌路。只能使用上这种技术才能够行得通,至于说为此要增加更多的重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听到温总师承认了CG-2000系列的最大推力型号要使用这一技术,实现3吨推力跨度,参加会议的众人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办法,而且就算用上了这种技术。最后都还并不一定真的能够达到推力指标。
毕竟是从9吨的方案基础上增加到12吨,这里要跨越的可是高达3吨的推力瓶颈,推力已经是相当于1.5台CG-2000基础型了,光靠这种技术......
“没错,我们为了达到这12吨的推力要求,是一定要采用长涵道混合流喷管技术,它可以很大的提高发动机推力,但光是这一点这不够。考虑到MPC-75在设计的时候留下了很大的翼下空间,想必之后的150-180座改进型也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风扇直径的办法,把发动机的涵道比再继续往上增加,这样才能满足最后的推力要求。”
听到这里,MTU方面是吃了一惊之后又再吃一鲸,之前MTU制造1.45直径的金属风扇已经是到了极限,现在增加风扇直径可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这意味着之前MTU采用实心钛合金直接铣削出叶片的方案是行不通了,毕竟发动机叶片再继续增加长度就意味这重量增加,叶尖的离心力已经超过了风扇盘的承受能力,(原因之前的章节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不多说)强行继续使用老一代的技术是注定不行的,而新的技术MTU是肯定拿不出来。
同样是制造大直径风扇,国际三巨头各有自己的绝活,罗罗的空心叶片、通用/斯奈克玛的复合材料叶片、普惠的超高强度风扇盘加钛合金叶片,这些技术都不是现在的MTU能够做的出来,全部都是三巨头多年经验和长期的大手笔投入才能做出来,同样也是这人家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就MTU一个新人,做不出这种技术也不奇怪,杨辉在温总师提出方案的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半,现在看来嘛.....
但若是不仅仅只考虑MTU的技术能力,把技术的来源再扩大一些,比如这次同样参加了会议的一方:伊夫琴科设计局,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问题方案,这家伙能够设计制造和RB-211同一级别的D18T发动机,那么要提供可以供CG-2000-3使用的大直径风扇同样也可以做到。
反正就现在看来,反正12吨的CG-2000-3发动机上马应该还早,至少都的要等到9吨级别的CG-2000-2发动机设计大概完成之后才会开始,而那应该是95年左右,在此之前将会有充足的时间给MTU去埋头专研,也给了西南科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到乌克兰去搞到这一技术的时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