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uanben5.net,陈宗立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史以来,农民都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李世民还大言不惭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言下之意就是,谁懂得利农民这股庞大的力量,谁就能登上历史舞台。农民在乱战年代,食不果腹,卖儿卖女求生。和平年代,也不过是少交一点税,但在整个改朝换代的巨大波澜里,他们将性命抛出去闹干革命,革命胜利后,没几个能分到一杯羹,原来是什么身份,后来还是什么身份。
最可笑的是,在上次楼价倒塌时,那些住着豪华别墅,开着宝马,抱着美女的房地产商,又跳出来以农民作为幌子,一副圣人的模样,用悲悯的声音说:“政府再不救市,最可怜的是四川、湖南、东北三省等农民,他们失业了,生活无所依,社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这几千万的庞大失业大军,严重带来了后患。只有农民幸福了,社会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和谐。”农民又一次起了积极救市作用,楼价低迷了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升上来,像湛江这样不算发达的城市,沿海的楼价也升到1万元/平方了,农民功不可没。
农民没权没势,自然就没有话语权,一个农民工代表胡小燕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他们真正做些什么工作?受到什么待遇?
农民来到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做最脏、最辛苦的工作,住在环境最恶劣的出租房里,收入最低,还受尽本地人的岐视,被篾称为“山仔”或“民工”在职场上,如果同事之间闹得不欢而散,通常会听到这样的骂声:“像山仔一样没见识,简直没法和你这种人勾通。”
城市人离不开民工,却又敌视民工。大部份的民工很勤劳,像清道夫一样美化城市,绝不敢象本地人那样对生活和工作怨声载道,民工受到委屈也不敢找消委会、妇联什么的,他们无论怎样努力,结果都是一样:人微言轻。
多亏城里的污染越来越大,农民工的命运才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护多年取得骄人的物质文明,政府命令像陶瓷厂、电器厂等厂房迁到穷乡僻壤。民工们也随着这些厂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乡。
我湛江家乡地广、劳动力便宜、税收低等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商家投资。厂房在公路两旁越建越多,不到两年已形成了繁荣的工业区,带动一系列产业,酒店、饭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地的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16岁-60岁的农民,只要身体健康,都能进厂当生产工。如果60多岁的婆婆想工作的话,也可以顺利进厂做清洁工或厨房工。工厂实行三班制,一天工作8小时,一到上下班时间,公路车水马龙,往昔冷清的乡村,现在变得热闹非凡。生产旺季,农民有1300元左右的纯收入,淡季也有700元。农民有住房,不用租房子,又能与孩子们天天见面,心里非常满意,他们一下班就买鱼买肉回家做饭,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星期才吃一餐五花肉。
工作并不影响农民种田,懒惰的农民工不再种田,下班后只做做饭,带带小孩子又渡过了愉快的一天,有远见的农民既工作又种田来增加收入。
最令农民兴奋的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良好政策,这两年国家免了农业税,孩子读书不用交费。每人还可以领到40元/年的国家补助,这笔款不直接发下来,而是以医保的形式让农民受惠,在这笔款的基础上,每人交10元/年就可以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障,住院可报销5成费用,生小孩子也可以报销4成费用,到了年末,他们还可以到当地的卫生站去领回9元的药,也就是说,他们只花1元/年就得到一系列的好处。
让农民们做梦也笑出来的是,每户建房可得到政府一次性4000元的补贴。也有的地方高达3万元的补贴。农民们天性大方,不介意自己到底拿了多少了,也不介意做官的有没有从中捞油水,这4000元可是千真万确地送到他们家的啊!这是一笔意外的收入,他们想不到辛苦了大半世,也有机会不劳而获。
除了工厂林立,花木场、甘蔗场也在这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为当地不愿进工厂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只要愿意工作,就一定不会有人失业。老板给远路的农民提供食宿,因为农民工听话、勤奋、廉价,不会搞罢工,深得老板们的喜欢。
种种的惠农政府实施后,我家乡湛江这个有名的落后地区,竟然文明起来,街上极少见到闹事的年轻人。有了正当的职业,犯罪率再创历史新低,谁也不想走歪道了。管子在2000多年前就重视发展经济,率先说出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千古名句。事实证明了管子的预见,农民有了稳定的工作,果然在乎自己的名节了。
晚上,农民们坐在宽敞的楼房里高谈阔论,惠农政治出台,他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再进城当民工。湛江东海岛准备建立一个150亿元的大型炼油厂和一个20亿的钢铁厂,农民就业的机会更大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会涌入这个新兴的城市,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农民的生活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做这样的农民还不好吗?他们活得扬眉吐气,尊严写在脸上,有些人已购了小车、冰箱、空调等时尚品,家电渐渐走入他们家里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中国5000年的任何一个年代都不及现在这个年代。做城里的民工当然不幸,但回到家乡,做一个既能种田又有固定工作的农民才是最幸福的,最有归属感的,他们的优越感已远远高于城里的工人。
做农民真好!什么叫幸福?还是用华西村企业家吴仁宝的话来回答吧?“100个人中有98个人幸福才叫幸福。余下两人自己不要幸福,也拿他没办法。”
有史以来,农民都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李世民还大言不惭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言下之意就是,谁懂得利农民这股庞大的力量,谁就能登上历史舞台。农民在乱战年代,食不果腹,卖儿卖女求生。和平年代,也不过是少交一点税,但在整个改朝换代的巨大波澜里,他们将性命抛出去闹干革命,革命胜利后,没几个能分到一杯羹,原来是什么身份,后来还是什么身份。
最可笑的是,在上次楼价倒塌时,那些住着豪华别墅,开着宝马,抱着美女的房地产商,又跳出来以农民作为幌子,一副圣人的模样,用悲悯的声音说:“政府再不救市,最可怜的是四川、湖南、东北三省等农民,他们失业了,生活无所依,社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这几千万的庞大失业大军,严重带来了后患。只有农民幸福了,社会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和谐。”农民又一次起了积极救市作用,楼价低迷了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升上来,像湛江这样不算发达的城市,沿海的楼价也升到1万元/平方了,农民功不可没。
农民没权没势,自然就没有话语权,一个农民工代表胡小燕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他们真正做些什么工作?受到什么待遇?
农民来到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做最脏、最辛苦的工作,住在环境最恶劣的出租房里,收入最低,还受尽本地人的岐视,被篾称为“山仔”或“民工”在职场上,如果同事之间闹得不欢而散,通常会听到这样的骂声:“像山仔一样没见识,简直没法和你这种人勾通。”
城市人离不开民工,却又敌视民工。大部份的民工很勤劳,像清道夫一样美化城市,绝不敢象本地人那样对生活和工作怨声载道,民工受到委屈也不敢找消委会、妇联什么的,他们无论怎样努力,结果都是一样:人微言轻。
多亏城里的污染越来越大,农民工的命运才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护多年取得骄人的物质文明,政府命令像陶瓷厂、电器厂等厂房迁到穷乡僻壤。民工们也随着这些厂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乡。
我湛江家乡地广、劳动力便宜、税收低等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商家投资。厂房在公路两旁越建越多,不到两年已形成了繁荣的工业区,带动一系列产业,酒店、饭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地的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16岁-60岁的农民,只要身体健康,都能进厂当生产工。如果60多岁的婆婆想工作的话,也可以顺利进厂做清洁工或厨房工。工厂实行三班制,一天工作8小时,一到上下班时间,公路车水马龙,往昔冷清的乡村,现在变得热闹非凡。生产旺季,农民有1300元左右的纯收入,淡季也有700元。农民有住房,不用租房子,又能与孩子们天天见面,心里非常满意,他们一下班就买鱼买肉回家做饭,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星期才吃一餐五花肉。
工作并不影响农民种田,懒惰的农民工不再种田,下班后只做做饭,带带小孩子又渡过了愉快的一天,有远见的农民既工作又种田来增加收入。
最令农民兴奋的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良好政策,这两年国家免了农业税,孩子读书不用交费。每人还可以领到40元/年的国家补助,这笔款不直接发下来,而是以医保的形式让农民受惠,在这笔款的基础上,每人交10元/年就可以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障,住院可报销5成费用,生小孩子也可以报销4成费用,到了年末,他们还可以到当地的卫生站去领回9元的药,也就是说,他们只花1元/年就得到一系列的好处。
让农民们做梦也笑出来的是,每户建房可得到政府一次性4000元的补贴。也有的地方高达3万元的补贴。农民们天性大方,不介意自己到底拿了多少了,也不介意做官的有没有从中捞油水,这4000元可是千真万确地送到他们家的啊!这是一笔意外的收入,他们想不到辛苦了大半世,也有机会不劳而获。
除了工厂林立,花木场、甘蔗场也在这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为当地不愿进工厂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只要愿意工作,就一定不会有人失业。老板给远路的农民提供食宿,因为农民工听话、勤奋、廉价,不会搞罢工,深得老板们的喜欢。
种种的惠农政府实施后,我家乡湛江这个有名的落后地区,竟然文明起来,街上极少见到闹事的年轻人。有了正当的职业,犯罪率再创历史新低,谁也不想走歪道了。管子在2000多年前就重视发展经济,率先说出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千古名句。事实证明了管子的预见,农民有了稳定的工作,果然在乎自己的名节了。
晚上,农民们坐在宽敞的楼房里高谈阔论,惠农政治出台,他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再进城当民工。湛江东海岛准备建立一个150亿元的大型炼油厂和一个20亿的钢铁厂,农民就业的机会更大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会涌入这个新兴的城市,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农民的生活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做这样的农民还不好吗?他们活得扬眉吐气,尊严写在脸上,有些人已购了小车、冰箱、空调等时尚品,家电渐渐走入他们家里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中国5000年的任何一个年代都不及现在这个年代。做城里的民工当然不幸,但回到家乡,做一个既能种田又有固定工作的农民才是最幸福的,最有归属感的,他们的优越感已远远高于城里的工人。
做农民真好!什么叫幸福?还是用华西村企业家吴仁宝的话来回答吧?“100个人中有98个人幸福才叫幸福。余下两人自己不要幸福,也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