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一带大量抢夺人口。张飞一面命令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那么张郃为何将抢人的目标锁定在宕渠县呢?
原因有二:第一,从汉中打进巴西郡,就有一条叫做宕渠水的河流,向南流向宕渠县。上游,现今叫南江;下游,现今叫渠江。沿着河流行军,不会缺乏水源。第二,这条河流直通的宕渠县,是张郃抢人最理想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华阳国志》卷一记载,这宕渠县,是一个古代部族的国都。这个部族,擅长使用木板制作的盾牌,冲锋陷阵,所以叫做板楯蛮,英勇善战,闻名天下。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攻占关中,打前锋的就是板楯蛮。到了东汉,板楯蛮依然屡建战功,被称为“神兵”。所以这宕渠县,就是当时天下精兵的著名原产地之一。说到这里,张郃直奔宕渠抢夺人口的玄机,就很清楚了。
张飞奉命来到巴西郡,打造保卫大后方的可靠屏障;而张郃却奉命杀进此地,要来抢人。两位姓张的名将,即将施展本事较量一番。那么张飞会有制服张郃的胜算吗?
后世的戏剧舞台上,张飞完全是粗线条的莽撞人模样,就像唱词中唱的,“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如果你以为张飞,真的就是这副叫喳喳的模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此刻的他,正在平心静气做临战之前的功课,因为他又得到进一步的军情密报:说是张郃的大本营,就建立在宕渠县城西南方的蒙头、荡石一带。这巴西郡的地理状况,他是早就摸透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年前他同诸葛亮、赵云一起,从荆州进入益州增援刘备,但拿下江州义释严颜之后,他们就分头行动了。张飞独自向北,进攻的目标正是这巴西郡。紧接着他又出任巴西郡太守,一年来在辖区各地巡察,对此处的山川河流,包括张郃建立大本营的蒙头、荡石,他又细细走了一遭。凭借对地理的熟悉,再加上沙场作战的丰富经验,张飞终于找准对方的软肋,从而有了一招制敌的胜算。张飞不寻常,值得做榜样,不仅保持了万人莫敌的猛将本色,还展示出善于运用智慧的主帅风范来。那么他的胜算,究竟是什么呢?
讲解战争,必须熟悉地理,所以现场考察,是必须做的功课。张郃大本营的所在地,史书上叫做蒙头、荡石,后来叫做八濛山,位于现今四川省渠县的东北约三公里。笔者现场考察发现,此处的地形极为奇特:渠江在这里,沿着顺时针方向,先是从北向南,然后又从南向北,绕了几乎是整整三百六十度的大圆环,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小而腹部大的口袋形地区。这块口袋形地区,现今叫做元渡坝,腹部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原野,东西最宽处大约三公里,南北最长处约三点三公里,面积超过三平方公里。狭窄的开口处,最宽只有五百米左右,而陡峭的八濛山,就扼守在最窄的开口处。相传因连绵起伏的八座山峰,经常云雾蒙蒙,故而得名八濛。通往腹部的山间小路,崎岖而狭窄,悬崖峭壁,惊心动魄。
史书所说的蒙头、荡石。顾名思义,就是八濛山最突出的头部,以及山上有飞石动荡滚下来的地方。张郃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意图何在呢?你想想,他大老远跑来什么?不是来抢人吗?抢到的人成百上千,集中在哪里最好呢?既不容易偷偷跑掉,又不用耗费资源建立安置房呢?当然是这块地形奇特的大口袋呀。四周是滔滔江河水,天然的隔离带。只消把分批抢来的人,往口袋中一放,然后派重兵把开口处的对外通道卡死,不就行了吗?一言以蔽之,这是张郃精心挑选的一处天然集中营。
但是,在张飞眼里,这个集中营却有一道致命的软肋。什么软肋呢?就是粮食供应有严重问题。对方上万人马,深入我方地盘,至少有六百里之遥。军粮供应不上,只有就地去抢。如今又将大本营建立在蒙头、荡石所在的山上,到外面抢粮的通路,就只有北面一个方向,而东侧、西侧和南面,都被口袋形的滔滔江河水所阻断。如果我老张出动大军,把你北面对外的通道牢牢堵死,不出一个月,你老张就会缺粮断炊。而我位于西北方只有二百里的大本营阆中,却能充分保障我的粮食供应。到时候咱老张,就可以给你老张来一个比赛,看谁的粮食多,看谁最先撑不住,看谁最后要倒霉。说到胜算,这就是咱张大将军的胜算了。
张飞找准对方的软肋,立即付诸行动,点起手下一万多精兵,直奔张郃的大本营,一场激战就此展开。那么张飞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吗?
话说张飞率领养精蓄锐已经多时的人马,来在张郃的蒙头大营前面。一到就占据有利的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将对方向外的通道严密堵死;然后凭借深沟高垒,与对方打起军粮消耗战来。你会问了,那张郃原本也是沙场名将,难道就没有预料到会出这样的状况吗?其实,他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有避险的方案:就是快进快退,抢够人以后尽快撤离。但是他却没料到,对手张飞不仅脑袋转得快,行动更快,赶在前头挡住了自己。为今之计,只有向对方挑战,争取杀出一条退路了。可是,山下面的张飞,很冷静,很淡定,任凭你叫喳喳怒吼大骂,就是不主动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五十多天。《华阳国志》卷六说是:“张飞等进军宕渠之蒙头,距郃,相持五十余日。”所谓“距郃”者,即阻断张郃也,这两个字用得真是准确到位之极。
五十多天之后,张飞心中估计,对方断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军心散了,体力垮了,火候也到了。于是亲自指挥一支精锐军队,悄悄从茂密丛林之中,摸到对方身后建立在荡石的营寨,突然发起猛攻;将对方拦腰切成两段之后,然后对张郃所在的蒙头大营,进行前后夹击。面对张飞这一手狠招,张郃彻底受不住了。眼看对方的精兵猛将,如同潮水一般,从前后两边涌来,而自己的前后两段,却无法相互支援,张郃被迫抛弃胯下的宝马,在身边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丢下大部队,连滚带爬穿越丛林,溜出包围圈,狼狈逃回汉中。这一场大战,终于以张飞大获全胜而告终。
宕渠之战,是张飞自从追随刘备参军以来,三十多年用兵生涯中,最为辉煌的胜利。这场大战中,他不仅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表现出一员体力型作战猛将的本色;同时又能发挥智慧,深入思考,充分利用地理条件,针对敌人弱点,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从而显示出智力型统兵主帅的风范。他不仅用这场辉煌的胜利,证明蜀汉五虎上将的风头,要盖过曹魏的五虎上将;而且还圆满完成大哥刘备交给的战略任务,使益州的东北部,从此得到稳定和安宁,《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是“巴土获安”。综合用兵才能和历史作用两方面,张飞完全应当评为蜀汉战将型名将中,仅次于关羽的亚军。
可惜的是,六年之后,张飞奉命动员一万精兵,讨伐孙吴。出发前,被身边警卫队的张达、范强刺杀。一代名将,就以这样令人惋惜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张飞的死因,史书说是他对身边违反军令的警卫人员,进行了严厉的鞭打,惩罚之后却依然将他们留在身边。刘备曾经告诫他,说这样做很危险,张飞却没在意,结果果然招来杀身之祸。前面已经说了,真实的张飞,本来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细心人。那么他为何又会有这样的粗疏和失误呢?
原来,粗疏和失误,都源于他人性上的一个缺陷,即《张飞传》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此处的“君子”,是指社会的上层人物;而“小人”,则指社会的下层人物,比如警卫人员。由于对下层人物重视和关怀不够,才会对他们动用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事儿,所以才会把受处罚的人员依然留在身边。但是,恰恰是小事儿上的粗心,说不定会导致大麻烦,这时候的细节就能决定成败了。张飞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处处都细心,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而在他认为的小事情上却疏忽了,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因小失大的前车之鉴,实在值得我们好生琢磨琢磨。
张飞很不幸。但是,他也非常幸运。幸运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幸运之一,是他与刘备变成了儿女亲家,两个宝贝女儿,相继成为刘禅的皇后。大姐是刘禅的原配,皇后当了十五年就去世了。刘禅又娶了小妹,也将其立为皇后,为此刘禅还大赦天下,改了一个新年号“延熙”,意思是延长兴旺,看来刘禅对新皇后很是满意。两个女儿相继当皇后,刘禅又很满意,可见两姐妹的相貌必定不差。两个女儿相貌不差,说明什么?说明她们老爸的相貌,肯定不像黑旋风李逵,一脸漆黑五官生猛,令人恐怖,至少也是五官端正,说不定还是一个帅哥。这又证明,流传在我们心目中的张飞,与他的真实形象相比,相差真是不小。
幸运之二,是由他开始打造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至今还在;不仅存在,而且还被誉为有资格申请世界遗产的天下奇观。这就是现今四川省北部,剑门关一带古蜀道上的精华路段——翠云廊。
一到这里,千年古蜀道的两旁,全是高大挺拔的巨大柏树,树干巨大者,要几个人才能合抱,一片浓荫匝地,翠叶参天,绵延起伏,就像绿色长城蜿蜒伸向远方。哪怕是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也会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透身的凉爽。这里的景色,最适合套用弘一法师那首《送别》的歌词来形容:“长亭外,古道边,高树碧连天。”
这条古道,最早修建于先秦时期,堪称西部中国第一条干线国道。它将巴蜀乃至西南地区,与中原王朝紧密连接起来,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建道路,总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这里却完全不然,反而通过长距离的绿化手段,很好地保护了沿途的生态环境,而且为来来往往的人群提供了遮阴避雨的清凉世界。这是当今中国现存时间最早、距离最长的行道绿化的典范样本。但是你知道吗?由官方出面组织,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行道树,相传就始于张飞在附近的巴西郡担任太守之时。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员和当地民众,都遵循张飞当初立下的规矩,不断种植柏树,严格保护柏树,官员换届时要把柏树的数量作为工作交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亲切地称之为“张飞柏”,借此向这位注重环保、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意。全盛时期,这条古道一度达到“三百里程十万树”的惊人规模。整个剑门蜀道,至今还有古柏将近八千株,总长近二十公里。其中胸径一点八米以上,树龄在一千七百年以上的古柏,应当就是张飞当时所种。
幸运之三,是多处纪念他的名胜古迹,能够流传至今,其中有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处,是安葬张飞遗体的墓园和祠庙,在四川阆中市古城之中,苍松翠柏,一片肃穆。第二处,是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相传是他头颅的安葬地,朱楼碧瓦,倒映在长江之上,最适合在此把酒临风,抒发一番思古之幽情。
笔者曾经多次带领海内外的学者和贵宾,到古蜀道上考察参观翠云廊的张飞柏。他们放眼眺望蜿蜒起伏的绿色长城之后都惊叹:这真是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理念的天下奇观。笔者也曾多次在树荫之下,抚摸巨大的树干深深感叹:单单就以这一流传后世、造福子孙的绿色长城而论,咱们的张飞张大将军,就足以千古不朽了!可见当官从政,一定要给老百姓谋福利;凡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官,老百姓定然会永远记住他们。如果这一点,连古代打仗的将军,都深深懂得并且努力践行的话,现今那些常常说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们,难道就不懂得践行吗?这正是:
翠云廊上张飞柏,绿色长城耀古今。
关于张飞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与张飞并列蜀汉战将型名将第二名的赵云。
战将型名将并列第二名——赵云
在中国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外国据说是女性总统年轻时怦然心动的英雄偶像。赵云作为一员武将,却能集儒道两家的文化精华于一身:对人性的品质,坚持;对名利的枷锁,超脱。
一耿耿忠心
本节登场的这位蜀汉名将,在中国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外国据说是女性总统年轻时怦然心动的英雄偶像;他虽然与刘备不是亲如兄弟,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却一点不比关羽、张飞逊色。他,就是蜀汉著名的虎将赵云。那么在确凿的历史记载之中,赵云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他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有哪些突出的表现?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些表现中又有哪些闪光点和独有的特色呢?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氏。按照当时制度,某一郡如果成为皇族亲王的封地,则称某国,所以常山国,就是成为亲王封地的常山郡。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的记载,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当时一尺相当于现今二十四厘米,八尺就是一米九二,与诸葛亮的身高完全相同。身材高大,而且姿态面容雄壮伟岸,生来就是当名将的材料。
赵云踏进社会时,正碰上冀州变天换主人。割据群雄的首领袁绍,逼死了冀州的军政长官韩馥,占据了冀州。赵云家乡所在的常山国,为了反对嚣张霸道的袁绍,就组织了一批义勇军,当时称为“义从”,去支持袁绍的对头,幽州的军事强人公孙瓒。而统领这支义勇军的将军,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赵云。
赵云前往幽州,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也正是在幽州,他碰到了自己认定的英明君主,从此对他忠心耿耿献出一生。那么此人是谁呢?
不错,此人就是刘备。赵云一到幽州,他的义勇军就被编入公孙瓒的铁骑兵团。这铁骑兵团是幽州军队的主体,其中的精锐之师,则是清一色骑白马的义勇军,名叫“白马义从”,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精兵。赵云率领部下驰骋沙场的同时,也与刘备认识了。刘备怎么会在这里呢?原来,刘备当年曾与公孙瓒,一起在大学者卢植的门下求学,两人是师兄弟。眼下刘备遭到挫折,跑来投靠师兄。刘备有心网罗天下英豪,以便东山再起;而赵云也看出刘备是非同凡响的英雄,比公孙瓒的前程更远大。于是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就如前面提到的《赵云别传》所说:“先主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这赵云的名字,是从《易经·乾卦》中“云从龙,风从虎”的文句得来。龙腾要起云,虎啸要生风,常常用来比喻明君与贤臣的相互吸引。赵云与刘备,此时正好就是如此这般的情景。
不久,刘备被公孙瓒指派,前去夺取袁绍的青州。正想自立门户的刘备,趁机提要求:派赵云为自己统带骑兵。公孙瓒此时兵精将广,故而一口答应。于是,赵云来到刘备麾下,从此不再离开。这一年是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刘备虚岁三十一,赵云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岁左右。
赵云到来的看点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对于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刘备而言,赵云的到来意义非凡,主要有三点。第一,此前他手下的将领,拿得出手的只有关羽和张飞。赵云来后,就从二变成了三。三个臭皮匠,都要顶个诸葛亮;三个猛勇将,不是更加厉害吗?第二,赵云不是一个人来,还带来了一支骑兵分队,使得刘备由原本只有千把人的单纯步兵队伍,变成步兵、骑兵两大军种都配备齐整了。第三,赵云带来的还不是一般的骑兵,而是《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所说的“幽州乌丸杂胡骑”,也就是幽州乌丸等草原民族的骑兵。而幽州乌丸族骑兵,当时号称“天下名骑”,战斗力极强,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乌丸传》。以上三点相加,刘备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所以不久之后才有力量去援救徐州的陶谦,陶谦临死前也才会把徐州让给刘备,使得刘备的事业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因此,完全可以说,在两人确定君臣关系的起点上,赵云就以突出的表现,为刘备献出了一片耿耿忠心,堪称刘备重要的创业功臣之一。对于这一点,以往讲三国者很少提到。
赵云耿耿忠心的第二次突出表现,就是在当阳的长坂坡,救护刘备的甘夫人和儿子阿斗脱离险境。但是,这个表面上众所周知的故事,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出动大军将近二十万,号称八十万,杀向南面的荆州,不仅要攻占荆州,更要把寄居在这里的死对头刘备,一锅端了。荆州的新任军政长官刘琮,举手投降。临时才得知消息的刘备,仓皇向南撤退。曹操立即抽调精锐骑兵跟踪追击,一天一夜急驰三百多里,终于在当阳(在今湖北省当阳市)城北的长坂,把刘备一行追上了。
当时刘备的三员大将,关羽被派去统领水军,赶往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接应刘备;张飞被派去断后,阻止敌军追击;而赵云的主要任务,则是保护刘备的家眷撤退。眼看曹操的铁骑兵团已经杀到,刘备丢下妻室儿女,与诸葛亮等人,向东边人少的汉水方向,打马逃命而去。危急之下的赵云,紧紧抱着刘备去年刚刚出生的儿子阿斗,同时照顾着阿斗的生母甘夫人,沿着刘备等人逃走的方向,艰难前行。最后终于在汉水的西岸边,与刘备等人重新会合。接下来,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以上,就是当时真实的历史图景。那么赵云在其中又有哪些闪光点呢?“三国探客”告诉你。闪光点主要有二:首先,赵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场严峻考验当中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当时在他面前,活生生就有两个榜样两条路:一条路,是以刘备为榜样,自顾自打马逃跑,大难来时各自飞;再说跟着领导随大流,既能保命还不会承担责任。另一条路,是以徐庶为榜样,方寸一乱,脱离大势已去的刘备,改换门庭投奔曹操去也。以他那样的作战本领,在曹军的虎将行列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成问题,曹操难道不会欢迎他?但是,两个榜样他都没有学,两条道路他都没有走,而是选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既有敌人追击的风险,还有责任承担的风险。赵云为何会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忠心。忠心是他性格使然,而性格又决定道路和命运。
更为重要的第二个闪光点,是赵云这时的忠心,已经不只是局限在忠于刘备个人的境界,而是有两个层次的提升:第一个层次,是提升到忠于承诺,不放弃职责的较高境界;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到忠于人性,不抛弃弱者的最高境界。请大家想想,在充满血腥屠杀的战场之中,弱势群体的生命如同草芥一般被蔑视和践踏的时候,赵云那怀抱幼小婴儿,照顾柔弱女性艰难前行的高大身影,是三国名将当中多么难得一见的英雄行为!是三国时代多么充满人性关怀的温馨场面!他是身材高大的男子汉,更是人性无比高尚的男子汉,难怪他会成为后世粉丝,特别是女性粉丝心动不已的偶像了。
但是很遗憾,《三国演义》中对这段故事的描写,不仅虚构成分多,而且还有败笔,损害了赵云的高大形象。书中说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家眷,却与怀抱阿斗的麋夫人跑散了;后来虽然找到,麋夫人却为了保住阿斗而投井自杀。但是,根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的可靠记载,整个逃难过程中,都是赵云亲自怀抱阿斗,同时保护阿斗的生母甘夫人,一直没有分开:“先主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这里完全没有提麋夫人,可见根本就没她什么事儿。《三国演义》虚构了麋夫人在现场的情节,还说怀抱阿斗的是她。这样一来,赵云就没有尽到保护阿斗的责任了。为什么呢?首先是自己没有亲自抱婴儿,其次是还丢失了怀抱婴儿的弱女子。根本没在现场起作用的麋夫人,受到了歌颂和美化;真正一直在现场起作用的赵云,实际上却遭到了贬低和损害,这不是败笔又是什么?
赵云耿耿忠心的第三次突出表现,是在孙夫人要把阿斗带走时,第二次解救阿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故事,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刘备接受益州军政长官刘璋的邀请,亲自率领大军前往益州。荆州的地盘,则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四人镇守。《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记载,刘备临行前,给赵云安排了特殊任务:“领留营司马,特任掌内事。”所谓的“领”,在这里的意思是兼任。兼任留守大本营的司马,特别负责掌管大本营的内部事务。刘备的意图是什么呢?意图竟然是要防备自己新婚不久的孙夫人!
原来,阿斗的生母甘夫人,两年前去世了。当时孙权和刘备正打得火热,就把自己的小妹嫁给刘备为妻。孙权的小妹,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她的芳名,后世虚构的名字有点俗气,叫做孙尚香。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暗藏危机。首先,它的本质是一场政治交易,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础;其次,这孙家小姐从小舞刀弄剑,颇有乃父乃兄之风。她新婚的闺房是什么模样呢?随身带来的上百名丫环侍女,人人手提寒光闪闪的宝刀,站立在她两旁,一片杀气。弄得老新郎刘备,一进洞房就背上发冷,《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说是“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正是因为暗藏危机,所以此番刘备前往益州,孙夫人并未随同前往。而与她相关,又有两件事刘备最为放心不下。第一件是孙夫人另外还带来一批孙吴官兵,他们平常就倚仗背后有人,骄横放纵,根本不遵守刘备大本营的规矩。第二件事是虚岁才五岁的儿子阿斗,不能随军奔波,只能留在大本营,由孙夫人代为抚养。现今刘备交给赵云的任务,就是两个“好好”:一是好好管住孙夫人的骄横官兵;二是好好照顾幼小的命根子阿斗。
刘备为何把如此特殊的任务交给赵云呢?据前面提到的《赵云别传》记载,是“以云严重”,意思是因为赵云为人严格稳重。严格,正好可以去管住骄横的孙吴官兵;稳重,正好可以去照顾儿子阿斗。刘备看人有眼光,但是赵云做人更有品质。那么赵云能够完成刘备交给的特殊任务吗?
果不其然,刘备刚刚离开不久,荆州大本营就出了状况。什么状况呢?原来,孙权最初也想要夺取益州这一块大蛋糕。如今,刘备利用从自己手中借过去的南郡,作为跳板悄悄进入益州去了,孙权很生气,大有上当受骗做了一场亏本买卖的感觉。两家合作的前景看来不好,赶紧把小妹从荆州接回江东才是正经。于是孙权派出船队前往荆州。早已想回娘家的孙夫人立即动身上船,火速启程,顺便还把阿斗带走了。
赵云得知消息,立即与张飞率领一批轻快战船追了上去,在茫茫长江之上,截断孙吴船队的去路。看到赵云决心来硬的,孙夫人竟然很难得地服了一回软,把阿斗交了出来;但是她也下定决心,与刘备一刀两断,不再回来。这段被后世美称为“龙凤呈祥”的旷世婚姻,就在长江的波涛之上,被彻底了结。
赵云两次解救保护阿斗,不仅充分表现出他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对刘备和蜀汉的未来而言,更是意义非凡。因为保护好了阿斗,就保证了今后蜀汉政权在权位上的平稳传承,不至于产生剧烈的动荡。要知道,进入益州时刘备已经年过半百,五十一岁了;但是很遗憾,亲生儿子,至今只留下独苗阿斗一个。他的创业道路太艰难,单单是妻室儿女被对手俘虏,此前就有三次之多,即使有儿子也不知生死去向。所以当初到荆州投奔刘表的时候,眼前并没有亲生儿子来传宗接代。无可奈何之下,就在荆州认了一个养子刘封,眼下已经二十岁出头。这刘封原本姓寇,既不是刘备的亲生血脉,个性又强硬生猛,接班当君主不是理想的人选。幸好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甘夫人又生下阿斗,算是有了亲生的接班人。如果阿斗没有被赵云保护下来,那以后蜀汉的政治史,就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说到阿斗,据笔者研究,他应当有两套名字。最初取名为“斗”,字“升之”。斗和升有意思上的联系,比如《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就说“十升为斗”。另外,斗也指北斗星座,升天而成为北斗,含义就更美好了。当时人们常常把“阿”字加在人名之前,表示感情色彩,例如吕蒙称阿蒙,在逍遥津鞭打孙权坐骑助其脱险的谷利称阿利之类。所以刘斗也有阿斗的称呼,而曹魏则称他表字“刘升之”。后来正式改名为“禅”,字“公嗣”。禅是帝王权位的非亲属传让,公嗣是公众推选的继承人,含义也有密切联系。至于改名的时间,则应当在刘备自称汉中王,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之后。
在三国的名将中,笔者也对赵云特别欣赏。因为他的耿耿忠心,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他的忠心,体现在切切实实的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虚伪的花言巧语,或者空洞的豪言壮语上。无论是他在刘备创业之初,提供了宝贵的骑兵力量也好;还是在刘备死亡之后,保证了权位的平稳传承也好,他都完美践行了自己的一片忠心。忠不忠,看行动。这句话用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第二个特色,是他的忠心,还有境界的提升,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刘备个人:一方面提升到忠于承诺,不放弃职责的较高境界;另一方面更提高到忠于人性,不抛弃弱者的最高境界。局限于狭隘个人的忠,很有可能变成愚忠。从这个角度来评价,赵云完全可以评为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像这样有行动,有境界的忠心,在古代固然难得,固然需要,在我们现代社会,恐怕就更加难得,更加需要了。这正是:
忠心境界高高在,千古常山赵子龙。
在这一带大量抢夺人口。张飞一面命令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那么张郃为何将抢人的目标锁定在宕渠县呢?
原因有二:第一,从汉中打进巴西郡,就有一条叫做宕渠水的河流,向南流向宕渠县。上游,现今叫南江;下游,现今叫渠江。沿着河流行军,不会缺乏水源。第二,这条河流直通的宕渠县,是张郃抢人最理想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华阳国志》卷一记载,这宕渠县,是一个古代部族的国都。这个部族,擅长使用木板制作的盾牌,冲锋陷阵,所以叫做板楯蛮,英勇善战,闻名天下。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攻占关中,打前锋的就是板楯蛮。到了东汉,板楯蛮依然屡建战功,被称为“神兵”。所以这宕渠县,就是当时天下精兵的著名原产地之一。说到这里,张郃直奔宕渠抢夺人口的玄机,就很清楚了。
张飞奉命来到巴西郡,打造保卫大后方的可靠屏障;而张郃却奉命杀进此地,要来抢人。两位姓张的名将,即将施展本事较量一番。那么张飞会有制服张郃的胜算吗?
后世的戏剧舞台上,张飞完全是粗线条的莽撞人模样,就像唱词中唱的,“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如果你以为张飞,真的就是这副叫喳喳的模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此刻的他,正在平心静气做临战之前的功课,因为他又得到进一步的军情密报:说是张郃的大本营,就建立在宕渠县城西南方的蒙头、荡石一带。这巴西郡的地理状况,他是早就摸透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年前他同诸葛亮、赵云一起,从荆州进入益州增援刘备,但拿下江州义释严颜之后,他们就分头行动了。张飞独自向北,进攻的目标正是这巴西郡。紧接着他又出任巴西郡太守,一年来在辖区各地巡察,对此处的山川河流,包括张郃建立大本营的蒙头、荡石,他又细细走了一遭。凭借对地理的熟悉,再加上沙场作战的丰富经验,张飞终于找准对方的软肋,从而有了一招制敌的胜算。张飞不寻常,值得做榜样,不仅保持了万人莫敌的猛将本色,还展示出善于运用智慧的主帅风范来。那么他的胜算,究竟是什么呢?
讲解战争,必须熟悉地理,所以现场考察,是必须做的功课。张郃大本营的所在地,史书上叫做蒙头、荡石,后来叫做八濛山,位于现今四川省渠县的东北约三公里。笔者现场考察发现,此处的地形极为奇特:渠江在这里,沿着顺时针方向,先是从北向南,然后又从南向北,绕了几乎是整整三百六十度的大圆环,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小而腹部大的口袋形地区。这块口袋形地区,现今叫做元渡坝,腹部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原野,东西最宽处大约三公里,南北最长处约三点三公里,面积超过三平方公里。狭窄的开口处,最宽只有五百米左右,而陡峭的八濛山,就扼守在最窄的开口处。相传因连绵起伏的八座山峰,经常云雾蒙蒙,故而得名八濛。通往腹部的山间小路,崎岖而狭窄,悬崖峭壁,惊心动魄。
史书所说的蒙头、荡石。顾名思义,就是八濛山最突出的头部,以及山上有飞石动荡滚下来的地方。张郃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意图何在呢?你想想,他大老远跑来什么?不是来抢人吗?抢到的人成百上千,集中在哪里最好呢?既不容易偷偷跑掉,又不用耗费资源建立安置房呢?当然是这块地形奇特的大口袋呀。四周是滔滔江河水,天然的隔离带。只消把分批抢来的人,往口袋中一放,然后派重兵把开口处的对外通道卡死,不就行了吗?一言以蔽之,这是张郃精心挑选的一处天然集中营。
但是,在张飞眼里,这个集中营却有一道致命的软肋。什么软肋呢?就是粮食供应有严重问题。对方上万人马,深入我方地盘,至少有六百里之遥。军粮供应不上,只有就地去抢。如今又将大本营建立在蒙头、荡石所在的山上,到外面抢粮的通路,就只有北面一个方向,而东侧、西侧和南面,都被口袋形的滔滔江河水所阻断。如果我老张出动大军,把你北面对外的通道牢牢堵死,不出一个月,你老张就会缺粮断炊。而我位于西北方只有二百里的大本营阆中,却能充分保障我的粮食供应。到时候咱老张,就可以给你老张来一个比赛,看谁的粮食多,看谁最先撑不住,看谁最后要倒霉。说到胜算,这就是咱张大将军的胜算了。
张飞找准对方的软肋,立即付诸行动,点起手下一万多精兵,直奔张郃的大本营,一场激战就此展开。那么张飞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吗?
话说张飞率领养精蓄锐已经多时的人马,来在张郃的蒙头大营前面。一到就占据有利的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将对方向外的通道严密堵死;然后凭借深沟高垒,与对方打起军粮消耗战来。你会问了,那张郃原本也是沙场名将,难道就没有预料到会出这样的状况吗?其实,他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有避险的方案:就是快进快退,抢够人以后尽快撤离。但是他却没料到,对手张飞不仅脑袋转得快,行动更快,赶在前头挡住了自己。为今之计,只有向对方挑战,争取杀出一条退路了。可是,山下面的张飞,很冷静,很淡定,任凭你叫喳喳怒吼大骂,就是不主动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五十多天。《华阳国志》卷六说是:“张飞等进军宕渠之蒙头,距郃,相持五十余日。”所谓“距郃”者,即阻断张郃也,这两个字用得真是准确到位之极。
五十多天之后,张飞心中估计,对方断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军心散了,体力垮了,火候也到了。于是亲自指挥一支精锐军队,悄悄从茂密丛林之中,摸到对方身后建立在荡石的营寨,突然发起猛攻;将对方拦腰切成两段之后,然后对张郃所在的蒙头大营,进行前后夹击。面对张飞这一手狠招,张郃彻底受不住了。眼看对方的精兵猛将,如同潮水一般,从前后两边涌来,而自己的前后两段,却无法相互支援,张郃被迫抛弃胯下的宝马,在身边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丢下大部队,连滚带爬穿越丛林,溜出包围圈,狼狈逃回汉中。这一场大战,终于以张飞大获全胜而告终。
宕渠之战,是张飞自从追随刘备参军以来,三十多年用兵生涯中,最为辉煌的胜利。这场大战中,他不仅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表现出一员体力型作战猛将的本色;同时又能发挥智慧,深入思考,充分利用地理条件,针对敌人弱点,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从而显示出智力型统兵主帅的风范。他不仅用这场辉煌的胜利,证明蜀汉五虎上将的风头,要盖过曹魏的五虎上将;而且还圆满完成大哥刘备交给的战略任务,使益州的东北部,从此得到稳定和安宁,《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是“巴土获安”。综合用兵才能和历史作用两方面,张飞完全应当评为蜀汉战将型名将中,仅次于关羽的亚军。
可惜的是,六年之后,张飞奉命动员一万精兵,讨伐孙吴。出发前,被身边警卫队的张达、范强刺杀。一代名将,就以这样令人惋惜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张飞的死因,史书说是他对身边违反军令的警卫人员,进行了严厉的鞭打,惩罚之后却依然将他们留在身边。刘备曾经告诫他,说这样做很危险,张飞却没在意,结果果然招来杀身之祸。前面已经说了,真实的张飞,本来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细心人。那么他为何又会有这样的粗疏和失误呢?
原来,粗疏和失误,都源于他人性上的一个缺陷,即《张飞传》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此处的“君子”,是指社会的上层人物;而“小人”,则指社会的下层人物,比如警卫人员。由于对下层人物重视和关怀不够,才会对他们动用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事儿,所以才会把受处罚的人员依然留在身边。但是,恰恰是小事儿上的粗心,说不定会导致大麻烦,这时候的细节就能决定成败了。张飞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处处都细心,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而在他认为的小事情上却疏忽了,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因小失大的前车之鉴,实在值得我们好生琢磨琢磨。
张飞很不幸。但是,他也非常幸运。幸运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幸运之一,是他与刘备变成了儿女亲家,两个宝贝女儿,相继成为刘禅的皇后。大姐是刘禅的原配,皇后当了十五年就去世了。刘禅又娶了小妹,也将其立为皇后,为此刘禅还大赦天下,改了一个新年号“延熙”,意思是延长兴旺,看来刘禅对新皇后很是满意。两个女儿相继当皇后,刘禅又很满意,可见两姐妹的相貌必定不差。两个女儿相貌不差,说明什么?说明她们老爸的相貌,肯定不像黑旋风李逵,一脸漆黑五官生猛,令人恐怖,至少也是五官端正,说不定还是一个帅哥。这又证明,流传在我们心目中的张飞,与他的真实形象相比,相差真是不小。
幸运之二,是由他开始打造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至今还在;不仅存在,而且还被誉为有资格申请世界遗产的天下奇观。这就是现今四川省北部,剑门关一带古蜀道上的精华路段——翠云廊。
一到这里,千年古蜀道的两旁,全是高大挺拔的巨大柏树,树干巨大者,要几个人才能合抱,一片浓荫匝地,翠叶参天,绵延起伏,就像绿色长城蜿蜒伸向远方。哪怕是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也会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透身的凉爽。这里的景色,最适合套用弘一法师那首《送别》的歌词来形容:“长亭外,古道边,高树碧连天。”
这条古道,最早修建于先秦时期,堪称西部中国第一条干线国道。它将巴蜀乃至西南地区,与中原王朝紧密连接起来,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建道路,总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这里却完全不然,反而通过长距离的绿化手段,很好地保护了沿途的生态环境,而且为来来往往的人群提供了遮阴避雨的清凉世界。这是当今中国现存时间最早、距离最长的行道绿化的典范样本。但是你知道吗?由官方出面组织,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行道树,相传就始于张飞在附近的巴西郡担任太守之时。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员和当地民众,都遵循张飞当初立下的规矩,不断种植柏树,严格保护柏树,官员换届时要把柏树的数量作为工作交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亲切地称之为“张飞柏”,借此向这位注重环保、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意。全盛时期,这条古道一度达到“三百里程十万树”的惊人规模。整个剑门蜀道,至今还有古柏将近八千株,总长近二十公里。其中胸径一点八米以上,树龄在一千七百年以上的古柏,应当就是张飞当时所种。
幸运之三,是多处纪念他的名胜古迹,能够流传至今,其中有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处,是安葬张飞遗体的墓园和祠庙,在四川阆中市古城之中,苍松翠柏,一片肃穆。第二处,是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相传是他头颅的安葬地,朱楼碧瓦,倒映在长江之上,最适合在此把酒临风,抒发一番思古之幽情。
笔者曾经多次带领海内外的学者和贵宾,到古蜀道上考察参观翠云廊的张飞柏。他们放眼眺望蜿蜒起伏的绿色长城之后都惊叹:这真是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理念的天下奇观。笔者也曾多次在树荫之下,抚摸巨大的树干深深感叹:单单就以这一流传后世、造福子孙的绿色长城而论,咱们的张飞张大将军,就足以千古不朽了!可见当官从政,一定要给老百姓谋福利;凡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官,老百姓定然会永远记住他们。如果这一点,连古代打仗的将军,都深深懂得并且努力践行的话,现今那些常常说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们,难道就不懂得践行吗?这正是:
翠云廊上张飞柏,绿色长城耀古今。
关于张飞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与张飞并列蜀汉战将型名将第二名的赵云。
战将型名将并列第二名——赵云
在中国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外国据说是女性总统年轻时怦然心动的英雄偶像。赵云作为一员武将,却能集儒道两家的文化精华于一身:对人性的品质,坚持;对名利的枷锁,超脱。
一耿耿忠心
本节登场的这位蜀汉名将,在中国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外国据说是女性总统年轻时怦然心动的英雄偶像;他虽然与刘备不是亲如兄弟,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却一点不比关羽、张飞逊色。他,就是蜀汉著名的虎将赵云。那么在确凿的历史记载之中,赵云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他对刘备的耿耿忠心,有哪些突出的表现?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些表现中又有哪些闪光点和独有的特色呢?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国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氏。按照当时制度,某一郡如果成为皇族亲王的封地,则称某国,所以常山国,就是成为亲王封地的常山郡。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的记载,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当时一尺相当于现今二十四厘米,八尺就是一米九二,与诸葛亮的身高完全相同。身材高大,而且姿态面容雄壮伟岸,生来就是当名将的材料。
赵云踏进社会时,正碰上冀州变天换主人。割据群雄的首领袁绍,逼死了冀州的军政长官韩馥,占据了冀州。赵云家乡所在的常山国,为了反对嚣张霸道的袁绍,就组织了一批义勇军,当时称为“义从”,去支持袁绍的对头,幽州的军事强人公孙瓒。而统领这支义勇军的将军,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赵云。
赵云前往幽州,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也正是在幽州,他碰到了自己认定的英明君主,从此对他忠心耿耿献出一生。那么此人是谁呢?
不错,此人就是刘备。赵云一到幽州,他的义勇军就被编入公孙瓒的铁骑兵团。这铁骑兵团是幽州军队的主体,其中的精锐之师,则是清一色骑白马的义勇军,名叫“白马义从”,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精兵。赵云率领部下驰骋沙场的同时,也与刘备认识了。刘备怎么会在这里呢?原来,刘备当年曾与公孙瓒,一起在大学者卢植的门下求学,两人是师兄弟。眼下刘备遭到挫折,跑来投靠师兄。刘备有心网罗天下英豪,以便东山再起;而赵云也看出刘备是非同凡响的英雄,比公孙瓒的前程更远大。于是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就如前面提到的《赵云别传》所说:“先主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这赵云的名字,是从《易经·乾卦》中“云从龙,风从虎”的文句得来。龙腾要起云,虎啸要生风,常常用来比喻明君与贤臣的相互吸引。赵云与刘备,此时正好就是如此这般的情景。
不久,刘备被公孙瓒指派,前去夺取袁绍的青州。正想自立门户的刘备,趁机提要求:派赵云为自己统带骑兵。公孙瓒此时兵精将广,故而一口答应。于是,赵云来到刘备麾下,从此不再离开。这一年是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刘备虚岁三十一,赵云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岁左右。
赵云到来的看点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对于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刘备而言,赵云的到来意义非凡,主要有三点。第一,此前他手下的将领,拿得出手的只有关羽和张飞。赵云来后,就从二变成了三。三个臭皮匠,都要顶个诸葛亮;三个猛勇将,不是更加厉害吗?第二,赵云不是一个人来,还带来了一支骑兵分队,使得刘备由原本只有千把人的单纯步兵队伍,变成步兵、骑兵两大军种都配备齐整了。第三,赵云带来的还不是一般的骑兵,而是《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所说的“幽州乌丸杂胡骑”,也就是幽州乌丸等草原民族的骑兵。而幽州乌丸族骑兵,当时号称“天下名骑”,战斗力极强,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乌丸传》。以上三点相加,刘备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所以不久之后才有力量去援救徐州的陶谦,陶谦临死前也才会把徐州让给刘备,使得刘备的事业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因此,完全可以说,在两人确定君臣关系的起点上,赵云就以突出的表现,为刘备献出了一片耿耿忠心,堪称刘备重要的创业功臣之一。对于这一点,以往讲三国者很少提到。
赵云耿耿忠心的第二次突出表现,就是在当阳的长坂坡,救护刘备的甘夫人和儿子阿斗脱离险境。但是,这个表面上众所周知的故事,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出动大军将近二十万,号称八十万,杀向南面的荆州,不仅要攻占荆州,更要把寄居在这里的死对头刘备,一锅端了。荆州的新任军政长官刘琮,举手投降。临时才得知消息的刘备,仓皇向南撤退。曹操立即抽调精锐骑兵跟踪追击,一天一夜急驰三百多里,终于在当阳(在今湖北省当阳市)城北的长坂,把刘备一行追上了。
当时刘备的三员大将,关羽被派去统领水军,赶往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接应刘备;张飞被派去断后,阻止敌军追击;而赵云的主要任务,则是保护刘备的家眷撤退。眼看曹操的铁骑兵团已经杀到,刘备丢下妻室儿女,与诸葛亮等人,向东边人少的汉水方向,打马逃命而去。危急之下的赵云,紧紧抱着刘备去年刚刚出生的儿子阿斗,同时照顾着阿斗的生母甘夫人,沿着刘备等人逃走的方向,艰难前行。最后终于在汉水的西岸边,与刘备等人重新会合。接下来,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以上,就是当时真实的历史图景。那么赵云在其中又有哪些闪光点呢?“三国探客”告诉你。闪光点主要有二:首先,赵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场严峻考验当中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当时在他面前,活生生就有两个榜样两条路:一条路,是以刘备为榜样,自顾自打马逃跑,大难来时各自飞;再说跟着领导随大流,既能保命还不会承担责任。另一条路,是以徐庶为榜样,方寸一乱,脱离大势已去的刘备,改换门庭投奔曹操去也。以他那样的作战本领,在曹军的虎将行列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成问题,曹操难道不会欢迎他?但是,两个榜样他都没有学,两条道路他都没有走,而是选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既有敌人追击的风险,还有责任承担的风险。赵云为何会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忠心。忠心是他性格使然,而性格又决定道路和命运。
更为重要的第二个闪光点,是赵云这时的忠心,已经不只是局限在忠于刘备个人的境界,而是有两个层次的提升:第一个层次,是提升到忠于承诺,不放弃职责的较高境界;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到忠于人性,不抛弃弱者的最高境界。请大家想想,在充满血腥屠杀的战场之中,弱势群体的生命如同草芥一般被蔑视和践踏的时候,赵云那怀抱幼小婴儿,照顾柔弱女性艰难前行的高大身影,是三国名将当中多么难得一见的英雄行为!是三国时代多么充满人性关怀的温馨场面!他是身材高大的男子汉,更是人性无比高尚的男子汉,难怪他会成为后世粉丝,特别是女性粉丝心动不已的偶像了。
但是很遗憾,《三国演义》中对这段故事的描写,不仅虚构成分多,而且还有败笔,损害了赵云的高大形象。书中说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家眷,却与怀抱阿斗的麋夫人跑散了;后来虽然找到,麋夫人却为了保住阿斗而投井自杀。但是,根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的可靠记载,整个逃难过程中,都是赵云亲自怀抱阿斗,同时保护阿斗的生母甘夫人,一直没有分开:“先主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这里完全没有提麋夫人,可见根本就没她什么事儿。《三国演义》虚构了麋夫人在现场的情节,还说怀抱阿斗的是她。这样一来,赵云就没有尽到保护阿斗的责任了。为什么呢?首先是自己没有亲自抱婴儿,其次是还丢失了怀抱婴儿的弱女子。根本没在现场起作用的麋夫人,受到了歌颂和美化;真正一直在现场起作用的赵云,实际上却遭到了贬低和损害,这不是败笔又是什么?
赵云耿耿忠心的第三次突出表现,是在孙夫人要把阿斗带走时,第二次解救阿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故事,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刘备接受益州军政长官刘璋的邀请,亲自率领大军前往益州。荆州的地盘,则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四人镇守。《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记载,刘备临行前,给赵云安排了特殊任务:“领留营司马,特任掌内事。”所谓的“领”,在这里的意思是兼任。兼任留守大本营的司马,特别负责掌管大本营的内部事务。刘备的意图是什么呢?意图竟然是要防备自己新婚不久的孙夫人!
原来,阿斗的生母甘夫人,两年前去世了。当时孙权和刘备正打得火热,就把自己的小妹嫁给刘备为妻。孙权的小妹,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她的芳名,后世虚构的名字有点俗气,叫做孙尚香。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暗藏危机。首先,它的本质是一场政治交易,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础;其次,这孙家小姐从小舞刀弄剑,颇有乃父乃兄之风。她新婚的闺房是什么模样呢?随身带来的上百名丫环侍女,人人手提寒光闪闪的宝刀,站立在她两旁,一片杀气。弄得老新郎刘备,一进洞房就背上发冷,《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说是“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正是因为暗藏危机,所以此番刘备前往益州,孙夫人并未随同前往。而与她相关,又有两件事刘备最为放心不下。第一件是孙夫人另外还带来一批孙吴官兵,他们平常就倚仗背后有人,骄横放纵,根本不遵守刘备大本营的规矩。第二件事是虚岁才五岁的儿子阿斗,不能随军奔波,只能留在大本营,由孙夫人代为抚养。现今刘备交给赵云的任务,就是两个“好好”:一是好好管住孙夫人的骄横官兵;二是好好照顾幼小的命根子阿斗。
刘备为何把如此特殊的任务交给赵云呢?据前面提到的《赵云别传》记载,是“以云严重”,意思是因为赵云为人严格稳重。严格,正好可以去管住骄横的孙吴官兵;稳重,正好可以去照顾儿子阿斗。刘备看人有眼光,但是赵云做人更有品质。那么赵云能够完成刘备交给的特殊任务吗?
果不其然,刘备刚刚离开不久,荆州大本营就出了状况。什么状况呢?原来,孙权最初也想要夺取益州这一块大蛋糕。如今,刘备利用从自己手中借过去的南郡,作为跳板悄悄进入益州去了,孙权很生气,大有上当受骗做了一场亏本买卖的感觉。两家合作的前景看来不好,赶紧把小妹从荆州接回江东才是正经。于是孙权派出船队前往荆州。早已想回娘家的孙夫人立即动身上船,火速启程,顺便还把阿斗带走了。
赵云得知消息,立即与张飞率领一批轻快战船追了上去,在茫茫长江之上,截断孙吴船队的去路。看到赵云决心来硬的,孙夫人竟然很难得地服了一回软,把阿斗交了出来;但是她也下定决心,与刘备一刀两断,不再回来。这段被后世美称为“龙凤呈祥”的旷世婚姻,就在长江的波涛之上,被彻底了结。
赵云两次解救保护阿斗,不仅充分表现出他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对刘备和蜀汉的未来而言,更是意义非凡。因为保护好了阿斗,就保证了今后蜀汉政权在权位上的平稳传承,不至于产生剧烈的动荡。要知道,进入益州时刘备已经年过半百,五十一岁了;但是很遗憾,亲生儿子,至今只留下独苗阿斗一个。他的创业道路太艰难,单单是妻室儿女被对手俘虏,此前就有三次之多,即使有儿子也不知生死去向。所以当初到荆州投奔刘表的时候,眼前并没有亲生儿子来传宗接代。无可奈何之下,就在荆州认了一个养子刘封,眼下已经二十岁出头。这刘封原本姓寇,既不是刘备的亲生血脉,个性又强硬生猛,接班当君主不是理想的人选。幸好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甘夫人又生下阿斗,算是有了亲生的接班人。如果阿斗没有被赵云保护下来,那以后蜀汉的政治史,就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说到阿斗,据笔者研究,他应当有两套名字。最初取名为“斗”,字“升之”。斗和升有意思上的联系,比如《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就说“十升为斗”。另外,斗也指北斗星座,升天而成为北斗,含义就更美好了。当时人们常常把“阿”字加在人名之前,表示感情色彩,例如吕蒙称阿蒙,在逍遥津鞭打孙权坐骑助其脱险的谷利称阿利之类。所以刘斗也有阿斗的称呼,而曹魏则称他表字“刘升之”。后来正式改名为“禅”,字“公嗣”。禅是帝王权位的非亲属传让,公嗣是公众推选的继承人,含义也有密切联系。至于改名的时间,则应当在刘备自称汉中王,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之后。
在三国的名将中,笔者也对赵云特别欣赏。因为他的耿耿忠心,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他的忠心,体现在切切实实的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虚伪的花言巧语,或者空洞的豪言壮语上。无论是他在刘备创业之初,提供了宝贵的骑兵力量也好;还是在刘备死亡之后,保证了权位的平稳传承也好,他都完美践行了自己的一片忠心。忠不忠,看行动。这句话用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第二个特色,是他的忠心,还有境界的提升,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刘备个人:一方面提升到忠于承诺,不放弃职责的较高境界;另一方面更提高到忠于人性,不抛弃弱者的最高境界。局限于狭隘个人的忠,很有可能变成愚忠。从这个角度来评价,赵云完全可以评为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名将。像这样有行动,有境界的忠心,在古代固然难得,固然需要,在我们现代社会,恐怕就更加难得,更加需要了。这正是:
忠心境界高高在,千古常山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