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我是明神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一边点着头表示,一边在思索着。
慈圣皇太后索性让人搬来一把凳子,就坐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病床前,拉着张阁老的手,询问着各种问题。
完全没有再注意影响。
“老臣多谢皇太后关心!”
“皇太后请放心,御医给老臣看过了,说并没有伤到要害,没有碰到骨头,那刺客的剑只是刺伤了老臣的皮肉。”
“御医已经给老臣上了药,交代了,只要静心休养一段时日,每日按时换药,便能很快能痊愈的。”
“只是这段日子,老臣不能再到内阁去,怕朝廷有些紧要的事情会耽搁了。”
我大明万历朝的内阁首辅正是个工作狂,都伤成这样了,还惦记着朝廷的军政事务,好像是离开了他张居正,大明王朝就要瘫痪,不能运转似的。
可把慈圣皇太后感动得一边落泪,一边擦眼睛。
其实吧,内阁还有其他大臣,没了张居正,不还有他们顶着嘛,大明垮不了。
张居正真正担心的是,他在家疗养的这段时间,他的那些政敌们会不会乘机夺权作乱,危害朝廷。
似乎他内阁首辅张居正也多余这个担心,毕竟他耕耘大明朝局那么多年,不是谁十来天就就能反转的。
我这个大明皇帝也不行。
我都是要等着这位大明内阁首辅哪天没了以后,才能从他手里接过大权。因为张居正这辈子的为人作风真是太无可挑剔了,没有人能挑出他多大的毛病来。
何况他的党羽还遍布朝野和天下,谁能搬得动。
宫里有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保,外有九卿六部的大部分官员。顺天府以外,各省州府道台的主官也全是他张居正一手安排的官员。
就连关内外的武将,大部分也是他的人。
可以这么说,如果他内阁首辅张居正想造反,或者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马上就能成为第二个魏王曹孟德曹操,而我现在的局势,也就只能做第二个汉献帝。
好在张居正这辈子的志向是做古往今来的第一名相。
为此,他还经常自比蜀汉丞相诸葛亮。
“阁老,母后,请用茶!”
温语泪倒是很积极,亲自给慈圣皇太后和内阁首辅张阁老端茶递水。
毕竟她现在是个新媳妇,得做好新媳妇的样子,况且温语泪还是自这阁老府里嫁到宫里来的。
相对来说,阁老府就是她的另一个娘家。
“谢皇后娘娘,有劳娘娘了。”
怎么说,温语泪现在已经贵为皇后了,身份尊卑摆在那里,张阁老还是要象征性的客气一下的。
张阁老遭刺杀的当天,也就是现在。
我们还在阁老府里,看着张阁老与慈圣皇太后闲聊,宫里的东厂就开始着手准备抓人了。
大批的锦衣卫在东厂集结,等待着司礼监冯保公公的指示。
不得不说冯保的动作真是够快的。
也充分说明冯保与张阁老真是铁的政治同盟,他们现在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抱团局面。
做任何事情,根本用不着跟我这个大明王朝的当家人商量,甚至是经常性的先斩后奏。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保公公给锦衣卫们下达抓捕命令。
“下面的这些人,统统的给咱俩拿到诏狱来,一个也不许漏电,记下了没有?”
锦衣卫们站得齐齐的,齐声的回道。
“是,冯公公!”
名单上,牵扯了几百号朝廷的官员。
尤其是五军都督府的武将和兵部,以及户部的官员居多。
还有部分的御史和其它各部的官员。
上到正四品的侍郎,下到从七品的城门统领,密密麻麻的,全是一堆人名。锦衣卫们接过名单,便准备出宫去照着名单上的人名,挨个的进行抓捕。
这就是权力,这就是封建王朝,没有任何证据下,都可以抓人。
谁让这些人,平日里总是跟内阁对着干,总是喜欢说东厂和司礼监的坏话,他们不是主谋谁是。
他们是内阁首辅张阁老与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保公公的政敌,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就该他们着。
等着他们的是锦衣卫的诏狱,进了锦衣卫诏狱,只有这么几种结果。要么被动刑活活弄死,要么被屈打成招。
招了,也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重的,换句话说,威胁大的,基本是满门抄斩,罪稍微轻的,至少也是抄家流放,或者是发配充军边疆。
这些人为何成为我大明朝权力最大的两个人的政敌?
还不是张阁老的新政搞的,张阁老的新政损害到了大部分官员和勋贵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抱起团来,明里暗里的跟张居正作对。
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六七年了。
当然了,也有部分自命清高的清流之士。
他们之所以也站在那一边反对张阁老和冯保公公,是因为他们圣人书读得太过多了,看不惯二人权倾朝野,架空了皇权。
他们认为如此局面下,轻则会重现大明洪武年间的胡文庸,重则是东汉末年的宦官和权臣轮流祸乱朝局,使天下再次动荡。
这些年,我陆陆续续的收到很多弹劾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冯保的奏疏。
这些官员在奏疏里都只说两件事情。
一是弹劾内阁首辅张居正,说他权力太过庞大,几乎说是在大明朝可以一手遮天的程度,他张居正已经不像表面上内阁首辅了,而是宰相。
我大明朝自洪武末期,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他张居正是在为害和践踏太祖皇帝的遗训,颠覆我大明朝的朝纲。
建议我,必须要收回内阁的部分权力,同时下诏查处张居正。
二是说司礼监和东厂的权力也过度的膨胀,到了能威胁皇权的地步。现在的司礼监和东厂,可以直接任免各地的官员,甚至是调动各地的守军。
更有甚者,他们还完全跳过我这个皇帝,打着我的旗号,在外面肆意的做买卖,中饱私囊。
奏疏里明确写着,冯保是我大明万历朝最大的贪官,张居正第二,他俩贪墨的财产足足是我大明两三年的税收总额。>
我一边点着头表示,一边在思索着。
慈圣皇太后索性让人搬来一把凳子,就坐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病床前,拉着张阁老的手,询问着各种问题。
完全没有再注意影响。
“老臣多谢皇太后关心!”
“皇太后请放心,御医给老臣看过了,说并没有伤到要害,没有碰到骨头,那刺客的剑只是刺伤了老臣的皮肉。”
“御医已经给老臣上了药,交代了,只要静心休养一段时日,每日按时换药,便能很快能痊愈的。”
“只是这段日子,老臣不能再到内阁去,怕朝廷有些紧要的事情会耽搁了。”
我大明万历朝的内阁首辅正是个工作狂,都伤成这样了,还惦记着朝廷的军政事务,好像是离开了他张居正,大明王朝就要瘫痪,不能运转似的。
可把慈圣皇太后感动得一边落泪,一边擦眼睛。
其实吧,内阁还有其他大臣,没了张居正,不还有他们顶着嘛,大明垮不了。
张居正真正担心的是,他在家疗养的这段时间,他的那些政敌们会不会乘机夺权作乱,危害朝廷。
似乎他内阁首辅张居正也多余这个担心,毕竟他耕耘大明朝局那么多年,不是谁十来天就就能反转的。
我这个大明皇帝也不行。
我都是要等着这位大明内阁首辅哪天没了以后,才能从他手里接过大权。因为张居正这辈子的为人作风真是太无可挑剔了,没有人能挑出他多大的毛病来。
何况他的党羽还遍布朝野和天下,谁能搬得动。
宫里有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保,外有九卿六部的大部分官员。顺天府以外,各省州府道台的主官也全是他张居正一手安排的官员。
就连关内外的武将,大部分也是他的人。
可以这么说,如果他内阁首辅张居正想造反,或者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马上就能成为第二个魏王曹孟德曹操,而我现在的局势,也就只能做第二个汉献帝。
好在张居正这辈子的志向是做古往今来的第一名相。
为此,他还经常自比蜀汉丞相诸葛亮。
“阁老,母后,请用茶!”
温语泪倒是很积极,亲自给慈圣皇太后和内阁首辅张阁老端茶递水。
毕竟她现在是个新媳妇,得做好新媳妇的样子,况且温语泪还是自这阁老府里嫁到宫里来的。
相对来说,阁老府就是她的另一个娘家。
“谢皇后娘娘,有劳娘娘了。”
怎么说,温语泪现在已经贵为皇后了,身份尊卑摆在那里,张阁老还是要象征性的客气一下的。
张阁老遭刺杀的当天,也就是现在。
我们还在阁老府里,看着张阁老与慈圣皇太后闲聊,宫里的东厂就开始着手准备抓人了。
大批的锦衣卫在东厂集结,等待着司礼监冯保公公的指示。
不得不说冯保的动作真是够快的。
也充分说明冯保与张阁老真是铁的政治同盟,他们现在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抱团局面。
做任何事情,根本用不着跟我这个大明王朝的当家人商量,甚至是经常性的先斩后奏。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保公公给锦衣卫们下达抓捕命令。
“下面的这些人,统统的给咱俩拿到诏狱来,一个也不许漏电,记下了没有?”
锦衣卫们站得齐齐的,齐声的回道。
“是,冯公公!”
名单上,牵扯了几百号朝廷的官员。
尤其是五军都督府的武将和兵部,以及户部的官员居多。
还有部分的御史和其它各部的官员。
上到正四品的侍郎,下到从七品的城门统领,密密麻麻的,全是一堆人名。锦衣卫们接过名单,便准备出宫去照着名单上的人名,挨个的进行抓捕。
这就是权力,这就是封建王朝,没有任何证据下,都可以抓人。
谁让这些人,平日里总是跟内阁对着干,总是喜欢说东厂和司礼监的坏话,他们不是主谋谁是。
他们是内阁首辅张阁老与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冯保公公的政敌,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就该他们着。
等着他们的是锦衣卫的诏狱,进了锦衣卫诏狱,只有这么几种结果。要么被动刑活活弄死,要么被屈打成招。
招了,也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重的,换句话说,威胁大的,基本是满门抄斩,罪稍微轻的,至少也是抄家流放,或者是发配充军边疆。
这些人为何成为我大明朝权力最大的两个人的政敌?
还不是张阁老的新政搞的,张阁老的新政损害到了大部分官员和勋贵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抱起团来,明里暗里的跟张居正作对。
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六七年了。
当然了,也有部分自命清高的清流之士。
他们之所以也站在那一边反对张阁老和冯保公公,是因为他们圣人书读得太过多了,看不惯二人权倾朝野,架空了皇权。
他们认为如此局面下,轻则会重现大明洪武年间的胡文庸,重则是东汉末年的宦官和权臣轮流祸乱朝局,使天下再次动荡。
这些年,我陆陆续续的收到很多弹劾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冯保的奏疏。
这些官员在奏疏里都只说两件事情。
一是弹劾内阁首辅张居正,说他权力太过庞大,几乎说是在大明朝可以一手遮天的程度,他张居正已经不像表面上内阁首辅了,而是宰相。
我大明朝自洪武末期,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他张居正是在为害和践踏太祖皇帝的遗训,颠覆我大明朝的朝纲。
建议我,必须要收回内阁的部分权力,同时下诏查处张居正。
二是说司礼监和东厂的权力也过度的膨胀,到了能威胁皇权的地步。现在的司礼监和东厂,可以直接任免各地的官员,甚至是调动各地的守军。
更有甚者,他们还完全跳过我这个皇帝,打着我的旗号,在外面肆意的做买卖,中饱私囊。
奏疏里明确写着,冯保是我大明万历朝最大的贪官,张居正第二,他俩贪墨的财产足足是我大明两三年的税收总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