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2/2)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5.net,[红楼]林家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读书人来说,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考什么。”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高考指挥棒决定了高中教学模式,所以别看上面天天喊教育改革,就算嗓子都喊哑了,下面还是该填鸭填鸭,该题海题海。想当年多少人一辈子也没机会见到一个外国人,就为了几次考试,将abcd从三岁念到二十三岁,明清时更夸张,一个八股文,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套了进去。应试教育在中华民族可谓是源远流长。
“所以,”林楠继续道:“只要将童生试的考题略略加一点三字经的内容,不怕他们不读。不过,这是硬法子。”
李熙问道:“还有软法子?”
林楠点头道:“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三位殿下不是写了注么?只需将之全部实名刊印发行,天下人必趋之若鹜,若是陛下亲手写个序言什么的,那就更不得了了。”
李熙看着林楠,目光有些微妙,这个问题,他与时博文等心腹大臣也曾讨论过,法子不是没有,但是却没有一个如林楠的这般直接有效的。而最让他吃惊的,不是林楠能想到法子,而是他那轻描淡写、信手拈来的模样,忽然就想起老五李旬提起对林楠的印象时说的话:“反正不管什么事,到了林郎手里,便只剩下了五个字‘也不是没法子’”,不由有些愣神:难道这三字经真的有这么神奇?一教就教出林楠这样的怪胎出来。
却不知林楠身后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做底子,且他想的法子,与其说是直接有效,倒不如说是现代人所特有的功利,这样的主意,李熙的那些大臣们也未必想不到,只是不敢在李熙面前说罢了。
只听林楠继续道:“最好的法子,自然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一面将《三字经》和《三字经注》大张旗鼓的发行,让百姓知道陛下还有殿下们是喜欢《三字经》的,一面故意放出些可靠的‘谣言’,说陛下有意将《三字经》纳入童生试的范围,等过个三五年,百姓们习惯了这种说法,再开始实施,他们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如此就两全其美了。”
李熙微微沉吟片刻,颔首道:“罢了,此次算你献书献策有功,你身上没有功名,朕也不好赏,可有什么想要的?”
林楠大喜,道:“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
“不可以。”
李熙知道他要说什么,一开口便断然拒绝。
笑话,林楠的法子是利用政令达到目的,若是没有看得见的成绩,如何看得出他的政令是英明的?更何况,让百姓熟悉‘谣言’,三五年之后再在童生试中加入《三字经》,何如让百姓看见《三字经》的成效之后,名正言顺的推行?总之不管怎么样,让这小子参加科举,是必须的!
见林楠神色怏怏,李熙安慰道:“你也无需担心,时博文是稳重太过,其实进士科最重诗词歌赋,在这方面,天下少有人能及得上你们父子,科举对你来说算不得什么……唔,你想说什么?”
林楠摇头,断然道:“没有!”
李熙看着他不说话,林楠无法,央道:“我考完再说行不行?”
李熙依旧看着他不说话,林楠闷闷道:“学生是想说,会写诗词歌赋的,不一定会治国,用诗词歌赋取士,倒不如考策论时文。”如果越会写诗就越会治国的话,那么李煜也就不会成为亡国之君了。
李熙点头:“你能看到此点,倒也难得,只是——为何要等你考完之后再说?”
林楠老实道:“我不会写策论。”
李熙恨不得一掌拍过去,忍了气,道:“有此远见的,不止你一个,只是事关举国命脉,争议数年也未有定论,有些事,朕也不能一言而决。”
林楠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些事,当然要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来。”
李熙讶道:“何为温水煮青蛙?”
林楠将这个后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讲述一遍,道:“突如其来的变革往往会让许多人警惕抗拒,但是渐变就会令人逐渐适应和习惯了。”
李熙沉声片刻,不置可否:“朕知道你这些日子正在郊外建园子,这样吧,园子你也别建了,朕直接赐你一个就是。”
林楠摇头:“谢陛下厚爱,但是那园子是我亲自画的图纸,花了许多心血,委实不愿半途而废——若陛下允准,学生倒真有个想头。”
“说。”
“那个……”林楠有些不好意思道:“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工人又贵又难找,且时常有人请假……学生想,能不能那个……从工部借点人……”
李熙冷哼道:“我说怎的赐园子给你还不要,原来是看不上朕的东西!罢了,明儿你派人把图纸送到工部,什么都不必管,朕让他们按图给你建一个就是。”
林楠摇头:“千万别!陛下借人给学生就好了,东西就不要了。”
李熙瞪眼道:“怎么?怕朕为省银子给你偷工减料不成?”
“恰恰相反,我是怕您多花了银子。”林楠赔笑道:“父亲在江南,有船也有人,花一千两银子买来运到的东西,您要是去买的话,少了五千拿不下来,回头领了您十万两银子的赏,其实只占了两万两银子的甜头,我找谁哭去?”
李熙无语,噎了半晌才道:“罢了,由得你。”
起身道:“朕出来久了,也该回去了。你瘸着脚,就别送了,省的朕还要等着你。”
走到门外,用林楠听得很清楚的音量对王公公道:“回头送一千两银子给时博文,告诉他,以后他家学生要蹭饭就让他蹭吧,等这一千两吃完了,朕再给他送去。”
然后满意的听到门内传来喷茶和呛咳的声音,得意一笑,加快脚步离开。
直到登上马车,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敛去,对王公公道:“你向来眼力不错,看那林楠性情如何?”
王公公思忖片刻道:“老奴哪有什么眼力,只是跟在万岁爷您跟前久了,长了些见识罢了——依老奴看,林公子聪明绝顶,又难得赤子之心。”
李熙闭上眼,道:“聪明绝顶是真的,赤子之心嘛,也不是没有,却要看是对谁了……如海啊,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不仅于诗书双绝,在旁的方面只怕也不逊与你,知道朕不容他低调收敛下去,便立刻开始显露锋芒……”
王公公一直低着头,仿佛完全没有听见李熙说话一般,脸上没有任何反应,只听李熙叹了一声,又道:“楠儿的生员身份,你去办。”
王公公忙应了,又听李熙似自言自语道:“以楠儿的诗才,三元及第想必不难。”
王公公笑道:“是是,以林公子的才华,若不能三元及第,那才是奇事。”
李熙嗯了一声,又道:“园子的事,就交给老三去弄吧!这次《三字经》的事,老五且不论,他们哥几个,就他连个屁都不放一个!还在工部折腾得神憎鬼厌的,将他先调开些日子也好——他那性子,真得磨一磨了!”
这次王公公低了头,连半个字都不敢回。
于读书人来说,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考什么。”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高考指挥棒决定了高中教学模式,所以别看上面天天喊教育改革,就算嗓子都喊哑了,下面还是该填鸭填鸭,该题海题海。想当年多少人一辈子也没机会见到一个外国人,就为了几次考试,将abcd从三岁念到二十三岁,明清时更夸张,一个八股文,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套了进去。应试教育在中华民族可谓是源远流长。
“所以,”林楠继续道:“只要将童生试的考题略略加一点三字经的内容,不怕他们不读。不过,这是硬法子。”
李熙问道:“还有软法子?”
林楠点头道:“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三位殿下不是写了注么?只需将之全部实名刊印发行,天下人必趋之若鹜,若是陛下亲手写个序言什么的,那就更不得了了。”
李熙看着林楠,目光有些微妙,这个问题,他与时博文等心腹大臣也曾讨论过,法子不是没有,但是却没有一个如林楠的这般直接有效的。而最让他吃惊的,不是林楠能想到法子,而是他那轻描淡写、信手拈来的模样,忽然就想起老五李旬提起对林楠的印象时说的话:“反正不管什么事,到了林郎手里,便只剩下了五个字‘也不是没法子’”,不由有些愣神:难道这三字经真的有这么神奇?一教就教出林楠这样的怪胎出来。
却不知林楠身后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做底子,且他想的法子,与其说是直接有效,倒不如说是现代人所特有的功利,这样的主意,李熙的那些大臣们也未必想不到,只是不敢在李熙面前说罢了。
只听林楠继续道:“最好的法子,自然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一面将《三字经》和《三字经注》大张旗鼓的发行,让百姓知道陛下还有殿下们是喜欢《三字经》的,一面故意放出些可靠的‘谣言’,说陛下有意将《三字经》纳入童生试的范围,等过个三五年,百姓们习惯了这种说法,再开始实施,他们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如此就两全其美了。”
李熙微微沉吟片刻,颔首道:“罢了,此次算你献书献策有功,你身上没有功名,朕也不好赏,可有什么想要的?”
林楠大喜,道:“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
“不可以。”
李熙知道他要说什么,一开口便断然拒绝。
笑话,林楠的法子是利用政令达到目的,若是没有看得见的成绩,如何看得出他的政令是英明的?更何况,让百姓熟悉‘谣言’,三五年之后再在童生试中加入《三字经》,何如让百姓看见《三字经》的成效之后,名正言顺的推行?总之不管怎么样,让这小子参加科举,是必须的!
见林楠神色怏怏,李熙安慰道:“你也无需担心,时博文是稳重太过,其实进士科最重诗词歌赋,在这方面,天下少有人能及得上你们父子,科举对你来说算不得什么……唔,你想说什么?”
林楠摇头,断然道:“没有!”
李熙看着他不说话,林楠无法,央道:“我考完再说行不行?”
李熙依旧看着他不说话,林楠闷闷道:“学生是想说,会写诗词歌赋的,不一定会治国,用诗词歌赋取士,倒不如考策论时文。”如果越会写诗就越会治国的话,那么李煜也就不会成为亡国之君了。
李熙点头:“你能看到此点,倒也难得,只是——为何要等你考完之后再说?”
林楠老实道:“我不会写策论。”
李熙恨不得一掌拍过去,忍了气,道:“有此远见的,不止你一个,只是事关举国命脉,争议数年也未有定论,有些事,朕也不能一言而决。”
林楠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些事,当然要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来。”
李熙讶道:“何为温水煮青蛙?”
林楠将这个后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讲述一遍,道:“突如其来的变革往往会让许多人警惕抗拒,但是渐变就会令人逐渐适应和习惯了。”
李熙沉声片刻,不置可否:“朕知道你这些日子正在郊外建园子,这样吧,园子你也别建了,朕直接赐你一个就是。”
林楠摇头:“谢陛下厚爱,但是那园子是我亲自画的图纸,花了许多心血,委实不愿半途而废——若陛下允准,学生倒真有个想头。”
“说。”
“那个……”林楠有些不好意思道:“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工人又贵又难找,且时常有人请假……学生想,能不能那个……从工部借点人……”
李熙冷哼道:“我说怎的赐园子给你还不要,原来是看不上朕的东西!罢了,明儿你派人把图纸送到工部,什么都不必管,朕让他们按图给你建一个就是。”
林楠摇头:“千万别!陛下借人给学生就好了,东西就不要了。”
李熙瞪眼道:“怎么?怕朕为省银子给你偷工减料不成?”
“恰恰相反,我是怕您多花了银子。”林楠赔笑道:“父亲在江南,有船也有人,花一千两银子买来运到的东西,您要是去买的话,少了五千拿不下来,回头领了您十万两银子的赏,其实只占了两万两银子的甜头,我找谁哭去?”
李熙无语,噎了半晌才道:“罢了,由得你。”
起身道:“朕出来久了,也该回去了。你瘸着脚,就别送了,省的朕还要等着你。”
走到门外,用林楠听得很清楚的音量对王公公道:“回头送一千两银子给时博文,告诉他,以后他家学生要蹭饭就让他蹭吧,等这一千两吃完了,朕再给他送去。”
然后满意的听到门内传来喷茶和呛咳的声音,得意一笑,加快脚步离开。
直到登上马车,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敛去,对王公公道:“你向来眼力不错,看那林楠性情如何?”
王公公思忖片刻道:“老奴哪有什么眼力,只是跟在万岁爷您跟前久了,长了些见识罢了——依老奴看,林公子聪明绝顶,又难得赤子之心。”
李熙闭上眼,道:“聪明绝顶是真的,赤子之心嘛,也不是没有,却要看是对谁了……如海啊,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不仅于诗书双绝,在旁的方面只怕也不逊与你,知道朕不容他低调收敛下去,便立刻开始显露锋芒……”
王公公一直低着头,仿佛完全没有听见李熙说话一般,脸上没有任何反应,只听李熙叹了一声,又道:“楠儿的生员身份,你去办。”
王公公忙应了,又听李熙似自言自语道:“以楠儿的诗才,三元及第想必不难。”
王公公笑道:“是是,以林公子的才华,若不能三元及第,那才是奇事。”
李熙嗯了一声,又道:“园子的事,就交给老三去弄吧!这次《三字经》的事,老五且不论,他们哥几个,就他连个屁都不放一个!还在工部折腾得神憎鬼厌的,将他先调开些日子也好——他那性子,真得磨一磨了!”
这次王公公低了头,连半个字都不敢回。